以社會政策兜牢民生底線,把維護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民生溫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事業事關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堅持以社會政策兜牢民生底線,要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特別要注重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就業、健康、教育等問題。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回答。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以社會政策兜牢民生底線,促進高質量發展,體現的是堅持人民中心與經濟中心、質量效益中心的相統一,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強調,各類政策協調配合,最大限度發揮實際效力,合力共促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項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要求財政、貨幣、產業、科技、社會等政策形成系統集成效應,匯聚強大合力,產生“1+1>2”的效果。統籌推進各項政策,要堅持系統觀念,既要做好局部統籌,也要做好整體統籌,形成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合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各項政策導向各有側重,實施落地卻又環環相扣,需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統籌謀劃,有的放矢,形成合力。這才能夠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及時優化調整戰略策略,又保持戰略定力,朝著既定的戰略目標,堅定不移向前進。各類政策的協調配合體現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來對高質量發展的把握、衡量與推動。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產業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統籌發展提升經濟運行的質量效益,社會政策貫穿其中,保障經濟發展的民生底色。各類政策協調配合,有助於保持政策力度和強度,聚焦關鍵領域持續發力,發揮協同效應,使各行各業、各類所有制企業共享發展環境,增強活力,並共同參與到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確保今年經濟穩定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