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歷史和現實也都反復證明,從政者有德行,社會才會風清氣正,人民才會幸福安康,國家才會興旺發達。作為傳統道德規範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從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傳承發展而來,每一種德目都有著不同的層次境界,蘊含著深遠的智慧。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精髓,這些德目既傳承中華文明血脈,又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更高標準和內涵,廣大黨員幹部應當深入體會、繼承其中的精神內涵,不斷提升道德認知,強化道德自律,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禮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向來知書達禮,以詩禮傳家。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可見禮在中國古代是如此地受重視。有些人覺得,古代的禮可能只是一些無用的繁文縟節。實際上,持這種觀點的人並沒有領會到“禮”的真正精神。那麼禮的真正精神是什麼?
我們認為,禮其實是指有禮有節,遵紀守法。它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建立界限。簡單地說,就是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養成為人處事不過分、不越界的習慣。
現在很多人談到“禮”,總想到送禮、講人情、拉關係。這都是因為對“禮”的認識不正確導致的。一些領導幹部們手握權力,容易在觥籌交錯、利益交換中對“禮”形成錯誤的認知,把“禮”等同於禮金、禮品,這樣就很容易出現作風問題。比如有的幹部紅白喜事雖不請客卻收禮,認為這是正常的人情往來,有的送禮和收禮穿上“隱身衣”,禮品册、電子禮品卡等花樣繁多。巨大的人情關係網,把一些人網在裡面。你來我往,彼此間有著還不清的人情債;你有圈子,我有圈子,大家競相找圈子、入圈子,人際關係因此變得複雜庸俗。傳統的禮德精神逐漸被污染,變成了收受賄賂、貪得無厭的遮羞布。
因此,我們必須要回到經典中,去還原“禮”的真實面目,遏制住打著“禮”的幌子搞不正當交易的歪風邪氣。《群書治要·禮記》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可見,在中華文化中,禮是秩序的代表,其核心是“敬”,是對人、事、物懷有誠敬之心的外在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