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謝康表示,互聯網平台為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多種靈活就業的社會選擇,最大化地提升了個人的自由選擇度。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認為,平台經濟事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趕超、精準匹配和擴大實體經濟覆蓋範圍,從而構成了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基礎。
各地也圍繞靈活就業推出相關支持政策並積極引導。例如,《上海市就業促進條例》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明確“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就業方式的支持力度,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優化靈活就業環境,強化政策服務供給,清理取消對靈活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創造更多靈活就業機會”。條例還從靈活就業服務、靈活就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靈活就業人員權益保障等方面細化保障措施。
2021年滴滴出行平台成立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充分聽取司機意見反饋,幫助平台在規則、產品等方面進行改進,同時在收入、保障、職業發展、福利關懷、公益幫扶等方面為司機提供多元的福利保障。2022年起在全國多個城市聯合保險機構,投入專項補貼,推出網約車司機專屬商業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開展司機福利站、福利體檢等福利關懷活動。滴滴公益還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發起設立“滴滴關愛基金”為特殊困難的司機提供公益幫扶,開展“橙果計劃”助力司機子女教育發展。
更多平台和企業也在細化保障措施。“沒有上門簽收的按鈕,顧客也不願意提供簽收碼怎麼辦?”“投遞到快遞櫃後客戶拒收快遞怎麼辦?”“簽收率是否能分區域板塊?”30餘名一線快遞小哥不久前在中通快遞浙江義烏中心參加了2023年首場“快遞員權益保障懇談會”。據悉,為切實保障一線快遞小哥權益,集團營運團隊今年一季度還將在四川、江蘇、河南等地陸續開展8場線下懇談會,預計全年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開展100場懇談會。
“這是一個很大的群體,應高度重視其權益保障、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問題。”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表示,針對新就業群體目前存在勞動合同簽約率低、用工關係界定不明晰等問題,首先要完善新就業形態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快出台新就業形態管理辦法,明確界定不同勞動關係標準;其次要研究制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積金靈活發放制度。此外,還要加強新就業群體的職業教育,不斷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包括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推動院校和企業實現產教融合,完善企業對新就業群體的技能認證體系等。
人社部也強調,要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保政策,引導和促進更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穩妥實施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