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把握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實踐要求
http://www.crntt.hk   2023-03-08 07:49:40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關鍵標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新征程上,準確理解把握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實踐要求,是重塑產業競爭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經濟日報發表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郭玲玲文章表示,從一定程度上看,現代化產業體系內在反映了產業的高端性、產銷銜接的高效性、產業占比的協調性、產業之間的融合性以及基礎配套的完善性等,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現有水平、內在活力和增長潛力等重要特徵,其內涵意蘊和實踐要求往往隨著時代發展而動態變化。與傳統產業體系更多側重於產業體系本身的質量和效益不同,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動態考量其現代化進程中的支撐性、引領性、安全性、開放性和可持續性,以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了新的實踐要求。
  
  文章提出,強化實體經濟的根基作用。實體經濟是中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沒有實體經濟提供的堅實物質技術支撐,就難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所取得的這些歷史性成就體現著中國對發展實體經濟的高度重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牢牢把握實體經濟這一關鍵,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增強經濟韌性,確保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突出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得先機、贏得主動。如果關鍵核心技術處處受制於人,產業就只能位於價值鏈低端,不僅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還可能隨時面臨“卡脖子”風險,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便無從談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重中之重,使科技自強自立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撐。
  
  把握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之間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之間,通過相互滲透、交叉重組融為一體並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過程,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必然結果和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體現。放眼世界,受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等因素驅動,製造業與服務業、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的融合發展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要把握產業融合發展的規律,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提升產業體系整體質量和效率,形成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發揮數字經濟的引領力量。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要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充分發揮中國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適度超前開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電子信息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鏈式布局、集群發展,實現實體經濟擴容。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以數字化轉型驅動傳統產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實體經濟提質。
  
  遵循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過多依賴增加物質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過多依賴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模式,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立足新發展階段,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有效貫通起來,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處理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經濟穩增長、產業結構優化與能源安全等關係。
  
  堅持系統觀念這個科學工作方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涉及各類生產要素、諸多細分行業、各個微觀企業、不同區域分工協同等,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系統觀念,採取系統協同的工作方法,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當前與長遠、宏觀與微觀等關係,注重各領域、各產業、各要素的內在關聯性,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穩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加快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等,著力推動製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的戰略性轉變,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的綜合競爭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