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互補調優產業結構
2022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合計10萬億元,是2013年的1.8倍。數據的背後,是三地產業的深度交融。
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聯排黑色機櫃上閃爍的指示燈與運轉時輕微的嗡鳴聲,映襯著這裡的忙碌。一段時期以來,天河應用研發首席科學家孟祥飛正與團隊一道,投入到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算的應用研發創新中。
“每天超過15000項計算任務在這裡執行,其中三分之二來自京津冀地區。”孟祥飛表示,超算是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超級馬達”,算力應用的背後,正是不斷拓寬的產業需要和經濟脈動。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四個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近年來,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天津市武清區瞄准北京央企國企二三級總部、高端製造、科技研發、總部經濟以及區內重點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一區五園”為依托精準打造高端產業承接平台。
“企業的天津武清項目成功入駐,我也成了這兒的第一批員工。”27歲的吳春陽從河北畢業後入職一家總部設立在北京的軌道交通企業,隨著武清區智能軌道交通產業的不斷興盛,他也隨著公司的天津項目,在天津安家落戶。
“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產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青認為,主動錯身發展,積極調優產業結構,是協同九年來的共同認知與寶貴財富。
三地優勢互補,給天津帶來了產業鏈補齊強基的絕佳發展機會:信創、生物醫藥等12條產業鏈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7.9%,中芯國際天津12英寸芯片、航天科技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能力提升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一汽豐田新能源汽車等項目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