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夯實實體經濟方能行穩致遠
http://www.crntt.hk   2023-02-25 09:15:23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擁有堅實發達的實體經濟,是使我國具有長遠競爭力的關鍵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並圍繞實體經濟發展進行詳細部署。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經過改革開放40餘年的積累,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但當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障礙,長短期問題交織。扎根實體經濟,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我國經濟方能行穩致遠。展望新征程,我們要深刻洞察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時與勢、危與機,把實體經濟發展放在更宏大的歷史維度上來把握,抓住重點領域,優化支撐保障,不斷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產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所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新發展階段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的產業體系尤其是工業體系已經相當完備,但現代化水平還不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要聚焦“現代化”,立足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突出產業體系的支撐性、引領性、安全性、開放性和可持續性。既要聚焦產業鏈短板,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產業強鏈為牽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還要提升裝備製造業發展水平,積極發展高端技術裝備、大型技術設備,拓展高端裝備國產化空間,為實體經濟技術改造和產業轉型提供重要保障。
  
  數字技術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推動數實融合是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的必然要求。眼下,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等為代表的ICT技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多種技術相互支撐、交叉迭代的鏈式變革在實體經濟中呈幾何級滲透擴散,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全方位深度融合。未來要充分把握數實融合發展新趨勢,秉持系統觀念,堅持問題導向,協同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助力。要打造新興數字產業,加快數字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實現以數字化驅動新型工業化;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挖掘數字技術“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特點,加快數字技術應用和推廣;支持平台經濟“以數助實”,發揮平台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積極作用,鼓勵平台企業持續開放產品技術和生態資源,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傳統經營模式不斷創新。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提升實體經濟內生韌性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係,明確提出“經濟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總量結構雙重調控功能。在總量上,強化信貸政策引導,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在結構上,精準扶持中小微企業,激發企業活力,促進實體經濟復甦。要暢通金融血脈,持續推進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創新金融服務體系,探索新的金融支持模式,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力,提高金融風險監測體系的智能化水平,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同時,還要促進金融機構降低經營成本,清理規範中間業務環節,避免變相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人才的支撐。要深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要強化服務實體經濟的人才支撐,加大對世界一流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引導社會各方共促科技人才培養,強化職業技術培訓,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增強製造業人才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穎熙(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