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數算匹配智能調度
主持人:我國推進“東數西算”工程的算力優勢有哪些?如何進一步推進工程建設?
單志廣(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算力正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驅動力,“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啟動開啟了我國算力資源全國範圍內跨區域統籌布局的新篇章。算力通俗講就是計算能力,是指對數據的處理能力。算力存在於手機、電腦、服務器、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數據中心等各種智能硬件設施,是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創新與應用的基礎支撐。當今世界,以算力為代表的算力經濟正在蓬勃發展。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類腦計算等新技術與計算產業相結合,拓展了全方位計算能力,OpenAI發布的研究顯示,2012年以來,人工智能應用對於算力的需求平均每年增長10倍。算力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國家算力指數與數字經濟發展和GDP的走勢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從15個重點國家的算力指數看,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點,數字經濟規模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
當前,我國算力總規模已超過140E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用於衡量計算機計算能力),近五年年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位。2020年,羅蘭貝格咨詢公司統計的《世界各國人均算力水平估算結果》顯示,發達程度越高的國家,其人均算力水平也越高。美國、新加坡、日本等發達國家人均算力值普遍高於或接近1000GFLOPS,屬於高算力國家,我國人均算力值為553GFLOPS,屬於中算力國家。隨著數字經濟深入發展,數據已成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並列的生產要素,與之相關的存儲、計算、傳輸、應用等算力需求都在大幅提升,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東數西算”工程的直觀理解就是把東部的數據拿到西部進行計算。需要強調的是,應在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總體布局下科學理解“東數西算”工程的定位。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的核心是開展全國範圍內算力資源的布局和優化,是相對總體性的概念,而“東數西算”工程相對是小概念,是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一類應用模式。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理論上包括所有“A數B算”,A、B可為東、西、南、北、中等各方位的任意排列組合,“東數西算”是其中一種情況,當前比較現實的主流情況還是“A數A算”。“東數西算”是在8個國家樞紐節點和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形成後才出現的應用模式,因此“東數西算”不是現在時,而是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的將來時。當全國各個節點全部打通形成網絡並且建立起成熟的調度系統和機制時,才能實現面向業務、服務質量和成本要求的全網、實時、動態優化調度,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東數西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