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提供法律指引
“虛擬財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法律層面對虛擬財產進行保護很有必要。”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研究員劉金瑞表示,民法典對虛擬財產保護作出了原則規定,承認網絡虛擬財產的財產屬性,同時也為虛擬財產保護提供了一種法律指引。不過,目前民法典對虛擬財產的規定所指向的相關法律並不明確,目前我國並沒有一部針對虛擬財產保護的專門立法,其他現行法律中關於虛擬財產保護的規定並不多,這就對虛擬財產權利糾紛的處理提出了難題。
實踐中,網絡虛擬財產包含多類權利,如物權、債權、知識產權以及其他財產權利等。在劉金瑞看來,儘管目前沒有一部關於虛擬財產保護的專門立法,但虛擬財產作為一種財產,在矛盾糾紛的處理上仍然可以適用現行法律關於公民財產權保護的一般性規定。虛擬財產雖然是一種無形的資產,也會面臨盜竊、詐騙、搶劫等侵害,在認定侵權犯罪時,一般會參照現行法律的相關規定。2020年,四川的梁某、袁某與王某採取暴力威脅等手段迫使被害人駱某將其名下價值600萬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轉入梁某賬戶,後案發自首。法院認為,比特幣等屬於虛擬財產,搶劫虛擬財產也構成搶劫罪,三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半至10年。
“此外,更為常見的是圍繞虛擬財產的民事糾紛,包括合同糾紛和侵權糾紛等。比如網絡遊戲玩家作為消費者在遊戲平台上購買道具,享有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合法權益,尤其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消費者權益。當用戶玩家遇到遊戲方停服等行為導致遊戲裝備等虛擬財產經濟價值無法實現,造成自身合法權益受損時,可以依據民法典合同編或侵權責任編等規定向遊戲平台主張權利。”劉金瑞表示,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虛擬財產區別於有形財產,發生糾紛後,用戶在維權方面仍可能面臨困難,比如對網絡服務提供者平台上的數據信息進行取證,存在一定難度。
法律保護“顆粒度”需不斷細化
2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就包括網絡遊戲停服引發的虛擬財產糾紛,這些問題涉及虛擬財產保護,直接關係到用戶玩家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