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轉如何長效
雙贏互惠,引領科技創新
在一次重慶市專家服務中心組織的交流考察活動中,熊偉遇到了四川省農科院的研究員陳棟。
“川渝地區脆李花期倒春寒、花芽分化和果實成熟期梅雨寡日照逆境,導致產量低、品質差以及采後貯藏期短。”考察結束後,熊偉說出了影響當地脆李產業發展的原因。
“深度挖掘脆李種質資源,結合分子鑒定技術篩選出適宜當地栽培的脆李新品種,這個做法怎麼樣?”陳棟接過了話茬。
川渝兩地的專家一拍即合,對“川渝脆李新品種選育及熟期配套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這一課題進行研究。最終實現延長果實采摘期3個月,揭示了連陰雨寡日照逆境脆李優質高產的生態適應機制,構建了川渝脆李熟期和供應期調控體系,解決了生產上早期落果、裂果、品質差等瓶頸難題,實現脆李果實5個月鮮果供應。
為什麼科技專家願意參與到川渝兩地的科技幫扶當中來?“在幫助受援單位的同時,也能夠檢驗我們的科技成果是否真的能落地。”熊偉告訴記者,“同時,我們也能夠通過這個平台認識更多其他領域的專家,實現跨界合作。”
為了激勵更多專家沉到基層,幹出實效,重慶和四川人社部門對具體項目予以一定經費保障。同時,對專家團服務成員,在項目申報、課題申請、繼續教育、職稱評聘等方面予以傾斜。
不僅如此,更多機制創新在路上,讓科技專家和受援單位在其中實現雙贏。川渝兩地定期召開通氣會,對於專家服務團的成果進行互認,激勵更多專家參與到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當中來。在簽約機制方面,突破以往專家以個人名義與受援單位簽訂協議的常規模式,探索並促成了部分專家所在單位與受援單位簽約合作,共同推動基層“產業鏈”“人才鏈”暢通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