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據新華網報導,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植保無人機在沃野穿梭,“土特產”借由網絡電商和鄉村公路暢銷全國,綠水青山間的民宿小院“圈粉”八方來客……
這是近年中國鄉村的繁忙景象,也是各地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推進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的生動寫照。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穩定完善幫扶政策。13日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出重要部署。
2021年2月,中國宣布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中國“三農”工作的重心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同樣意識到,在廣大脫貧地區,尤其是昔日深度貧困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抗風險能力不強,因此必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中國社會科學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國寶指出,要因地制宜建立監測標準年度調整機制、對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落實精準幫扶措施。
加大對疫情、自然災害、嚴重疾病等風險隱患的排查力度,成為各地防返貧致貧工作的新著力點。
甘肅省醫保部門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監測平台發現,平涼市靜寧縣尹岔村村民杜某醫療支出較大,經鄉村振興部門認定後,於去年8月納入“因病突發嚴重困難戶”範圍,落實報銷21.17萬元,涵蓋醫療費用的81.3%,有效減輕了個人負擔。
2022年,全國65.3%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風險,其餘均落實了幫扶措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更加健全,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持續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提升行動。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於產業發展的比重力爭提高到60%以上,重點支持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