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力促房地產與金融正常循環
http://www.crntt.hk   2023-01-29 09:03:47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房地產與金融的正常循環,事關國民經濟健康運行。近期多家金融管理部門表示,力促金融與房地產正常循環。要務必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滿足房地產市場的合理融資需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郭子源評論文章表示,房地產業、金融業都是系統重要性行業。前者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後者是實體經濟的血液。房地產鏈條長、涉及面廣,在GDP中占比約7%,若加上建築業占比則高達14%。金融關乎國家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房地產與金融的關聯度較高。房地產貸款,以及以房地產作為抵押物的貸款,二者占銀行業全部貸款餘額的39%。可見,若房地產與金融循環淤堵,容易引發外溢性風險,甚至可能產生系統性風險。
  
  文章指出,促進房地產與金融正常循環,關鍵要把握好“度”。以房地產貸款為例,首先,我們不能將其妖魔化,必須承認合理、適度的房地產貸款增速有助於推動國民經濟增長,也有助於滿足購房者的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其次,凡事過猶不及。此前,房地產市場曾出現“過度金融化”問題。一方面,房企大多身患“三高”疾病,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不少房企爭相布局、湧入金融領域,比如投資、持股商業銀行、保險機構、信托公司等。另一方面,個人住房貸款快速增長,居民部門的杠杆率高企;此外,一些違法違規行為又加劇了風險,如消費貸、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
  
  文章分析,如何把握好“度”?應在動態調整中實現。市場不可能永遠固定在完美的均衡狀態,“過”與“不及”是常態,但金融管理部門要通過精準調控,盡量縮小二者之間的誤差。
  
  化險是當務之急。2021年下半年以來,個別大型房企風險暴露,究其主因,在於房企出現了流動性緊張。一是受疫情影響,房地產銷售較為低迷,回款不暢;二是房企原有的高杠杆融資模式受限,固有風險加速暴露,如自身經營不善、資產負債不健康等;三是金融機構過度避險,一度誤傷了房企的合理融資需求,最終致使房企的流動性緊張加劇,陷入了惡性循環。
  
  化險要從供給、需求兩端發力,“慢撒氣”緩解流動性緊張。在供給端,既要適度“輸血”,滿足房企的合理融資需求,又要穩妥“手術”,以市場化方式推動行業併購重組、風險出清。目前,信貸、債券、股權融資“三箭齊發”,“保交樓”專項借款資金已基本投放至項目,優質房企的融資環境已明顯改善。2022年9月至11月,房地產開發貸款同比多增2000多億元;2022年四季度,境內房地產企業債券發行同比增長22%。在需求端,要著力改善預期,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這也有助於房企銷售企穩、回款恢復。目前,個人住房貸款的放款速度已達到2019年以來最快,2022年12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全國平均為4.26%,達到2008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
  
  文章強調,治本才是長遠之策。促進房地產與金融正常循環,要抓住關鍵、治病祛根。一方面,房地產業要“健體”,要擺脫多年來的“三高”模式,深入研判市場供求關係、人口變化、城鎮化格局,平穩過渡到新發展模式。另一方面,相關的土地、財稅、金融等基礎性制度應進一步完善,增強政策精準性、穩定性,在動態調整中尋求市場均衡,避免出現“一刀切”。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