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挑戰,更是機遇。 |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徵,其中首要特徵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這一重要特徵,對新征程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改革開放與現代化研究所鄧智平、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宋宗宏文章表示,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黨在新征程上的重要使命擔當。2021年末全國總人口達14.1億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8%,大致相當於10個俄羅斯(1.45億)、3個歐盟(4.468億)、4個美國(3.32億)的人口。如此量級的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無先例可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不遺餘力發展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到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再到新時代以來實施精準脫貧攻堅,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70餘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不斷探索推進人的現代化。
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邁上新征程,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擔當。中國式現代化不是一部分人、少數人的現代化,過去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使近1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實現了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今後在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同樣一個也不能掉隊。這既是中國推進現代化的重要經驗,也是黨對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中國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路上不能也不會落下任何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現代化。
文章分析,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挑戰,更是機遇。迄今為止,全球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人口約為10億。中國共產黨要帶領14億多人實現現代化,難度之大、挑戰之多,不難想象。惟其艱難,更顯偉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
從挑戰看,首先是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隨著現代化水平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現更高層次、更加多樣、更為廣泛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等。大規模的人口消費需求和消費升級意味著人對自然資源環境的索取增加,會加大糧食、資源、能源、環境系統所面臨的壓力。其次是人口結構變化對社會系統可持續運行帶來巨大挑戰。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規模持續縮減可能對就業、財政、社會保障體系等造成巨大衝擊。最後是現代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戰長期存在。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不同地區、不同人群要整體實現現代化,意味著要在進一步鞏固提升先發地區、先富人群的優勢基礎上,不斷補齊發展短板,逐步把發展差距縮小到合理範圍內。
從機遇看,首先是人口規模巨大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裕的勞動力資源,特別是隨著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人口紅利和人才優勢始終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其次,14億多人口的消費有利於形成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最後,2021年我國城鎮化率為64.7%,與發達國家相比,至少還有十個百分點的發展空間,龐大的人口基數使每提升一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都蘊含著巨大的需求潛力。深厚的人力資源基礎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叠加,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動力引擎和不竭的動力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