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1月17日,廣東、湖南、四川、江西四省集中發力,在同一天內共發行地方政府債32只,發行額超2400億元,其中專項債券27只,發行額近2000億元,資金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各地的政府投資在新年伊始就集中發力,充分顯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3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近期以來,從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到各地兩會,都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具體部署,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注入強勁動能。
適度擴大支出規模
剛剛過去的2022年,我國各項財政政策早出快出、效果突出,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擴圍加力提速、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快發行使用,有力推動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體現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兼顧了需要與可能、當前與長遠、發展與安全。”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應對一系列風險挑戰,需要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財政政策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大支出力度、實施減稅降費等舉措,可以有效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支出、稅收、政府債券等都是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從政策內涵看,“加力”就是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一是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是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範圍,持續形成投資拉動力。三是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
近期,各地陸續召開兩會,其中預算報告的一系列安排,充分體現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比如,北京市提出,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聚焦支持科技創新、高精尖等創新發展領域,更好地發揮財政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