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治理“網絡水軍”又有新戰果。據報導,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深入推進“淨網2022”專項行動,堅持“全鏈打擊、生態治理”,對嚴重危害網絡秩序和群眾權益的突出違法犯罪和網絡亂象發起凌厲攻勢,開展多輪次集群戰役,收到顯著成效。
針對“網絡水軍”違法犯罪,警方深入推進專項會戰,組織對造謠引流、輿情敲詐、刷量控評、有償删帖4類常見“網絡水軍”違法犯罪發起集群戰役,偵破“網絡水軍”案件550餘起,關閉“網絡水軍”賬號537萬個,關停“網絡水軍”非法網站530餘個,清理網上違法有害信息56.4萬餘條,有效淨化了網絡環境。
近年來,“水軍”之弊有目共睹。他們採取造謠引流、輿情敲詐、刷量控評、有償删帖等手段,常常讓輿論實情真假難辨,公眾的權益也會因此受到侵害。在“網絡水軍”內部,有網絡公關公司及其雇用的“寫手”等核心人員,也有廣告商、委托人、爆料人等上游人員,以及專業推手、小型非法網站運營者等下游人員。他們分工明確,配合緊密,已然形成一條職業化的“黑色產業鏈”。
一個法制健全的文明社會,不會容忍“網絡水軍”如此操弄輿論、污染網絡生態。對於“網絡水軍”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行為,造成不利影響和後果的,根據民法典和最高法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涉事者必須承擔侵權責任。通過網絡有償提供删帖,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應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理。如果達到刑法及司法解釋規定的“入罪門檻”,還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等犯罪情節。
近年來,公安機關網安部門依托“淨網”系列專項行動,持續對“網絡水軍”相關違法犯罪依法開展偵查打擊。湖北省公安廳通報的一起跨8省市特大“網絡水軍”非法經營案,由公安部進行督辦,荊州警方抓獲涉案人員13人,初步查清涉案資金3000餘萬元。近期,四川省首例“網絡水軍”案一審宣判,依法判處從事網絡有償删帖等業務的被告人袁某甲等人1至6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5萬至70萬不等罰金。通過職能部門的依法治理,“網絡水軍”的囂張氣焰被遏制下去,輿論生態也得到了淨化。
當然,治理“網絡水軍”並非朝夕之功。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水軍”的違法技術也在升級換代,其隱蔽性更強,危害性更大,給查處帶來不小難度。要打贏這場攻堅戰,需從立法、司法、執法多維發力,形成合力。有關部門既要採用最新技術,發現和揪住“網絡水軍”的“狐狸尾巴”,也要展開全鏈條治理,下更大功夫全鏈條處置“水軍”產業。總而言之,依法有效治理此類現象,不斷增加違法者的投機成本,將會持續擠壓違法者的操作空間,讓輿論回歸本真。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劉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