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揮網絡在兜底性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http://www.crntt.hk   2022-09-28 09:09:13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在過去十餘年中,中國社會救助領域已經積極推動了應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實踐,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未來的發展中還應該積極探尋如何擴大網絡信息技術在城市兜底性民生建設中的應用範圍,並進一步提高其運用的實際成效。

  應進一步優化網絡信息技術在識別困難群眾中的作用

  北京日報發表南開大學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院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關信平文章介紹,在兜底性民生保障方面,網絡信息技術首先被運用到識別救助對象的過程之中。準確識別救助對象一直是社會救助等兜底性民生保障項目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之一,過去長期以來靠傳統的方法,準確性和效率都比較低。從十年前開始,各級民政部門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了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體系。這一行動用網絡信息技術手段擴展了傳統的調查方式,提高了社會救助管理的效能,使其對象瞄准更加精準,操作過程更加科學化和人性化,使社會救助制度的運行更加高效、更加公平。

  面向未來,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和優化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一要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的信息來源,以便強化其核對功能。二要進一步擴大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的信息覆蓋範圍,除了現有的收入和財產為主的信息之外,還應該涵蓋困難群眾家庭在教育、健康、居住、照料等方面的剛性需求及困難情況,使這套信息系統所覆蓋的信息內容更加完整,能夠更好地反映困難群眾的實際需求與困難情況。三要進一步提升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智能化水平,使其不僅在收集信息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且能夠對信息進行智能化分析,使家庭經濟狀況核對體系能夠更加精準地分析和識別各類困難群眾和困難群眾各方面的實際困難。四要進一步優化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的應用,使其不僅在識別救助對象中發揮作用,而且在救助待遇及相關服務的提供和救助效果的評估等方面也發揮重要的作用。

  應加強網絡信息技術在主動發現困難群眾實際困難中的作用

  文章表示,過去十年居民家庭經濟核對體系可以被看成是網絡信息技術運用於城市兜底性民生建設的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中網絡信息技術主要用於對家庭經濟狀況的核對工作,即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收集家庭經濟狀況各個方面的客觀數據,以輔助完成對社會救助申請者的調查。目前在國內部分地區的城市兜底性民生建設中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已經進入第二階段,開始建立網絡信息技術對困難群眾的主動發現與識別機制,提高對困難群眾實際困難的識別與預警,並通過信息互聯體系及相關信息分析法建立對困難群眾的智能化主動發現機制。

  應加強網絡信息技術在主動保障與服務行動中的作用

  文章認為,除了可用於主動發現困難群眾的各種需要與困難之外,網絡信息技術還可以用於向困難群眾提供服務的行動環節。首先,可以通過網絡信息系統建立困難群眾救助幫扶的“雙向互動”機制。其次,可以通過網絡信息系統建立困難群眾救助幫扶的智能化程序系統,將兜底性民生保障的求助/詢問環節、分析審批環節和多樣化待遇及服務提供環節連接成一個智能化的信息處理體系,使兜底性民生保障的實施過程更加靈活、更加精準,也更加高效。最後,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在兜底性民生保障體系中多元主體間的資源調動和服務協調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