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優化疫情防控,為全球貿易注入新活力
http://www.crntt.hk   2023-01-12 08:26:13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1月8日,中國正式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這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重要事件,將對經濟社會帶來重要影響。這項政策提前約兩周時間公布,為相關管理措施的調整預留了時間,也降低了政策措施突變所帶來的風險。
  
  中國網發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文章表示,2022年下半年以來,各主要國際組織和機構對2023年的全球經濟普遍較為悲觀。在現行國際貿易和金融關係下,經濟活動放緩、通脹保持高位似乎是難以改變的態勢。而中美兩國的經濟表現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球經濟走勢。當美聯儲2022年末再次釋放將在2023年繼續加息並不會在年末之前進入降息周期信號時,市場普遍擔心全球融資成本和債務償還成本繼續走高,這將繼續拖累經濟復甦進程。
  
  文章稱,經濟發展的規律顯示,市場的開放程度決定著市場活力。近一個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伴隨著市場開放度的上升而展現強大生命力。以供應鏈網絡為基礎,各國以其優勢資源參與全球分工,相互交換,獲得發展利益。這裡的優勢資源,不僅是能源和礦產,也包括人力資源。航空、航海、跨國鐵路、公路、管道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資源流動創造了更便利的條件,降低了資源跨市場配置的成本,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其角色逐漸向供應鏈網絡核心發展,即便在新冠疫情暴發後,仍以快速且具備良好彈性的供應鏈優勢,大幅擴產個人防護用品、消殺品、藥品和醫療設備,有效支撐各國度過疫情。
  
  文章分析,對於國際貿易而言,嚴格的貨物流動檢疫要求,明顯增加了商品通關成本,使易腐貨物、高價值商品等對物流時限要求較高的商品難以延續原有交易方式,因供給不足而實質性壓縮市場需求。對於其他商品而言,因增加的消殺和靜置期,不僅增加包裝的複雜度、消殺成本,還大幅延長了流轉周期,顯著放緩了國際產業分工和配合的速度,進而導致企業不得不增加庫存,使利潤下降。實施“乙類乙管”措施後,跨境運輸的常態化管理恢復,貿易便利化將取代公共衛生防疫,成為跨境貨物貿易的主要驅動力,以市場競爭促進國際貿易網絡提質增效將重新成為影響各國經濟行為的主要方式。
  
  對於跨國投資而言,“乙類乙管”措施不僅對於跨國公司全球網絡的資源流動成本產生直接影響,還增加了人員流動的便利性。來華進行商業考察、商業談判,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跨境流動的成本顯著降低,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也有望呈現明顯增長。線上交流轉為線下交流將明顯提升投資活動質量,增進相互信任,加速形成合作共識。
  
  文章指出,雖然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並沒有改變,但近三年來各國市場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無論是經濟發展方式和重點的差異,還是市場預期,都與2019年明顯不同。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相互關係也發生了明顯改變。一些企業為適應各國的公共衛生政策措施,調整了全球生產網絡布局,供應鏈也發生了明顯改變。“乙類乙管”措施實施後,有意願、先行動的企業將有更大優勢提早發現這種差異下的機遇,通過積極響應獲取更大發展利益。
  
  經濟活動就像一條奔騰的河流,在堤壩的約束下水流明顯放緩,水體自我更新困難。一旦開閘放水,一瀉而下的水流不僅形成磅礴的氣勢,更明顯增強了水生生態系統的活力。中國經濟在供給和消費兩端都擁有巨大潛力,願意分享自身發展機遇。中國企業有意願也有能力與各方探索更廣泛的經貿合作模式,以創新協同謀求可持續發展。2023年,伴隨跨境貿易與投資活動的復甦,有望形成相互支撐,促進商品、服務、技術、資金、人員、數據等各類要素資源流動的提速和優化,為有效利用經濟要素資源創造良好條件。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