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地區初中政治教科書“國家觀念”變遷研究
http://www.crntt.hk   2023-02-14 00:15:01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以下逐一量化呈現台灣地區三個時期三個版本,即90年代版、九年一貫版、十二年“國教”版初中政治教科書所蘊含的國家觀念。

  (一)90年代版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

  90年代版主類目“國土”下“中國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451,除以分析單元數1158,可得“中國化”比例為38.9%;“台灣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53,除以1158,可得“台灣化”比例為4.6%。以此類推,在主類目“人口”下,“中國化”比例為4.7%,“台灣化”比例為0.05%;“文化”主類目下分別為“中國化”和“台灣化”次類目出現的比例為25.6%和0.6%;“主權”主類目下“中國化”和“台灣化”分別為0.5%和0.01%。從表3可以看出,90年代版政治教科書四個主類目的國家觀念,“中國化”都要遠高於“台灣化”。如果將各主類目“中國化”比例減去“台灣化”比例而後所得各值相加,則合計為64.4%。因此,90年代版政治教科書“中國化”國家觀念鮮明,“台灣化”色彩不明顯,學生受到較為強烈的“一個中國”國家觀念教育。雖然李登輝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權力穩固之後頻繁地提出各種形式的“兩國論”,如1994年《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鼓吹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兩個國際法人”等謬論〔19〕,甚至於1997年出版了充滿“台獨”色彩的《認識台灣》教科書,但這一時期的政治教科書尚未被修改,延續了兩蔣時期一個中國的論述。

  (表3:90 年代版國家觀念“中國化”與“台灣化”合計比例彙總表)

  (二)九年一貫版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

  九年一貫版初中政治教科書主類目“國土”下“中國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162,除以分析單元數730,可得“中國化”比例為22.2%;“台灣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131,除以730,可得“台灣化”比例為17.9%。以此類推,在主類目“人口”下,“中國化”比例為2.6%,“台灣化”比例為6.5%;在主類目“文化”下,“中國化”和“台灣化”次類目比例分別為13.2%和16.0%;在主類目“主權”下,“中國化”和“台灣化”次類目比例分別為0.4%和1.9%。從表4可以看出,九年一貫版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衹有“國土”維度“中國化”高於“台灣化”。如果將各維度“中國化”的比例減去“台灣化”的比例,然後所得各項相加,則合計為負值的-3.9%。與90年代版相比,教科書中的“台灣化”已經超過了“中國化”,教科書“台灣認同”的國家觀念凸顯出來。這一版本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去中國化”與歷史教科書是同步的,其政治根源是陳水扁當局任命“台獨”分子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趕在民進黨下台前完成了“獨化”教科書的推行〔20〕。

  (表4:九年一貫版國家觀念“中國化”與“台灣化”合計比例彙總表)

  (三)十二年“國教”版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

  十二年“國教”版“國土”主類目“中國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33,除以分析單元數641,可得“中國化”比例為5.1%;“台灣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104,除以641,可得“台灣化”比例為16.2%。以此類推,在“人口”主類目下“中國化”次類目比例為6.4%,“台灣化”比例為12.5%;“文化”主類目則分別為4.5%和10.1%;“主權”主類目則分別為0.8%和12.3%。如表5所示,十二年“國教”版國家觀念傾向,四個主類目“台灣化”都要顯著高於“中國化”。如果將各主類目“中國化”比例合計再減去“台灣化”比例合計,則可得一個較大的負值-34.3%。這說明台灣地區十二年“國教”版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台灣化”要遠高於“中國化”。在這一版本的教科書裡,沒有“一個中國”,幾無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聯結,“台灣是一個國家”的表述隨處可見,“台灣認同觀”得以完全確立。馬英九當局執政八年,在課綱及教科書“再中國化”問題上遲滯和無為〔21〕,蔡英文上台後完全掌控了十二年“國教”課綱修訂議程,出版當下完全“獨化”的教科書也就不難理解了。

  (表5:十二年“國教”版國家觀念“中國化”與“台灣化”合計比例彙總表)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通過對台灣地區二十多年來三個時期初中政治教科書“國家觀念”的定量內容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四個主要結論:

  1、從國家觀念各主類目的統計數據來看,台灣地區初中政治教科書自上個世紀90年代統編版到目前正在使用的十二年“國教”版,其教科書國家觀念呈現了一個不斷“去中國化”,同時“台灣化”不斷強化的趨勢。

  2、九年一貫版初中政治教科書中“台灣化”的國家觀念已經明顯超過“中國化”,到了十二年“國教”版,教科書中的“台灣認同”已經完全替代“中國認同”。

  3、台灣青年以18歲到29歲為計,出生年份為1993年到2004年之間,其初中階段所習教材正是21世紀初在全台推廣的九年一貫版教科書。鑒於我國各地普遍重視基礎教育,初級中學的政治科教育對學生思想觀念影響較大,本研究認為當下台灣青年的國家認同危機與九年一貫制初中政治教科書傳播的“台灣化”國家觀念有較緊密的關係。

  4、十二年“國教”初中政治教科書所蘊含的國家觀念幾近完全“台灣化”,“一個中國”蕩然無存,在內外環境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未來台灣青年的國家認同危機問題可能更為嚴峻。

  (二)政策建議

  基於以上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幾條政策建議:

  1、鑒於台灣地區政治教科書與歷史教科書一樣普遍存在著“獨化”問題,有必要加強對台灣小學、中學和大學政治類教科書的研究和批判;

  2、台灣地區各學科各學段教科書的“再中國化”修改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應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儘快啟動這項工作。

  3、編寫適合台灣學生閱讀的政治類教輔讀物,重點講好祖國的政治故事,以便將來加強台灣地區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制度的認同教育,進而強化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認同。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台灣青年國家認同危機與中學政治教科書國家觀念研究”(CAA180240)

  註釋:

  〔1〕鄧小冬:《台灣當局“去中國化”政策變遷研究——基於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台灣研究》2020年第4期,第47-56頁。

  〔2〕謝大寧:《台灣歷史課綱所牽涉的認同問題及其發展》,《台灣研究》2015年第4期,第1-13頁。

  〔3〕李理:《去中國化的台灣歷史教科書編纂》,《台灣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第26-36頁。

  〔4〕石鷗:《論教科書的基本特徵》,《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第92-97頁。

  〔5〕藍順德:《教科書意識形態——歷史回顧與實證分析》,台北:華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第41頁。

  〔6〕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6頁。

  〔7〕 [美]金伯莉·紐恩多夫:《內容分析方法導論》,李武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第18頁。

  〔8〕姚冬琳:《內容分析法在教科書研究中的應用》,《現代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第45-48頁。

  〔9〕肖振南:《台灣地區青年“國家認同”危機與社會教科書國家觀念變遷》,《台灣研究》2020年第6期,第73-81頁。

  〔10〕胡育仁:《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2000年,第86頁。

  〔11〕陳盈宏:《解嚴後社會科教科書中國族概念之轉變》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2006年,第89-91頁。

  〔12〕 [美]金伯莉·紐恩多夫:《內容分析方法導論》,李武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第121頁。

  〔13〕 [美]Klaus Krippendorff:《內容分析:方法學入門》,曹永強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365頁。

  〔14〕[美]金伯莉·紐恩多夫:《內容分析方法導論》,李武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第165頁。

  〔15〕肖振南:《台灣地區青年“國家認同”危機與社會教科書國家觀念變遷》,《台灣研究》2020年第6期,第73-81頁。

  〔16〕 [美]Klaus Krippendorff:《內容分析:方法學入門》,曹永強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296頁。

  〔17〕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增訂十六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第442頁。

  〔18〕[美]金伯莉·紐恩多夫:《內容分析方法導論》,李武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第181-186頁。

  〔19〕李松林:《台灣政局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29頁。

  〔20〕謝大寧:《台灣歷史課綱所牽涉的認同問題及其發展》,《台灣研究》2015年第4期,第1-13頁。

  〔21〕鄧小冬:《台灣當局“去中國化”政策變遷研究——基於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台灣研究》2020年第4期,第47-56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1月號,總第30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