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方供圖) |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助理記者 徐媛)日前,全球化智庫(CCG)舉辦了第七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在論壇的第四部分,多位全球智庫界的領軍人物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對外開放合作”這一主題進行探討。
全球化智庫副秘書長張偉在開場致辭中指出,中共二十大以後,以高頻外事活動為突出表現的中國外交迅速進入熱潮,這是中國向國際社會發出的第一個非常強烈的啟動中國式現代化的信號。中國式現代化進程體現為一個不斷向世界開放和融合的過程,世界的現代化也需要中國力量去積極推動,但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關係現在存在一些問題。中美關係企穩不光是對兩個國家有好處,也會對全球的戰略穩定和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的活力。近期,中美兩國領導人和官員安排了一些會晤,在一定程度上讓大家感受到中美關係從冰點和危機的地方往好的方向發展。
圍繞此議題,張偉提出了五個關鍵問題。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對外開放合作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置於世界大格局之中,既立足於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時也推動中國發展為世界帶來更多中國的機遇?最近中美關係積極的表態是否意味著中美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狀態?圍繞中美技術脫鈎問題,中國該怎樣破局?即將到來的中美高級政治磋商也會關注一些雙方領導人共識的問題,智庫專家在這方面能做哪些準備?與會嘉賓圍繞這些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國際共性,也有中國特性。國際共性指的是國家要真正實現現代化,要達到現代化強國的水平;中國特質則指的是二十大報告所提出來的五個方面: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二十大報告以開放的內容確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方位。
陳文玲進一步強調,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自己認為的現代化,而是要放在國際大背景下去看。2012-2021年十年間,中國占世界經濟增量的36.86%,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但增量並不代表著質量,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些差距和短板對於中國的壓力非常之大。所以,我們要在國際背景下奮起直追,不僅要解決全體人民絕對貧困問題,還要解決相對貧困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