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就業政策需達到多方面平衡
http://www.crntt.hk   2022-11-30 08:29:36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今年以來,“供給衝擊、需求不足、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叠加俄烏衝突和新冠疫情,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就業問題尤為突出,突出的就業壓力使得“保就業”成了當務之急。但就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而言,就業並不僅僅是一個短期問題,也是一個中長期問題,是短期問題與中長期問題的交匯點。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教授毛振華文章分析,從中長期來看,人口老齡化加速將對中國就業市場帶來深遠影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與上個十年相比,2010年—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和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幅度分別為2.51和2.72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與此同時,年輕人結婚生子意願偏低,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發生了變化,生育率持續下滑,人口出生率從2000年的14.03%回落至2021年的7.5%,這將進一步加速人口老齡化進程。老齡化的加速將對中國勞動力總量供給和勞動人口結構產生深遠影響,使得中長期內中國面臨勞動力短缺壓力。

  從短期來看,失業現象與勞動力結構性短缺並存。一方面,疫情衝擊下,企業尤其是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企業加大投資、擴充崗位意願不足,部分企業出現裁員或降薪保崗的情況,勞動力市場用工需求減少,其中青年就業壓力尤其突出。另一方面,結構性勞動力短缺依然存在,招工難與就業難“兩難”並存。部分行業招工困難問題尤其突出,如家政、電工、水暖工等體力或技能型勞動力供給不足。

  文章指出,就業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短期矛盾和中長期壓力都較為突出,且就業事關民眾基本福祉,涉及面廣,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業是事關中國經濟社會長遠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一旦處置不當,就有可能危及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應對和處置就業問題需要十分慎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化的薪資調整緩解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問題。當前,國內勞動力市場較為突出的是體力勞動者的短缺,這雖然有勞動者就業觀念以及勞動力市場供給結構的問題,但更為重要的是勞動報酬問題。雖然中國內地體力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已經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當前家政、電工等勞動力供給短缺的情況仍存,從勞動者付出的角度看,薪酬水平仍舊偏低。

  二是要把握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與提升經濟效率的平衡。經過多年持續改革發展,中國社會保障體系正逐步完善,對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隨著社會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部分居民的就業意願和積極性受到了一定影響。因此,在完善社會保障、築牢社會安全網過程中,也要注重社會保障與市場化激勵機制的平衡,倡導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保護勞動者就業積極性,避免過度福利降低經濟整體效率。

  三是要把握好刺激消費與控制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平衡。當前,需求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修復的主要問題,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有利於促進消費需求提升。但勞動者薪資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企業運行成本,降低了企業競爭力,從中長期來看,反而有可能制約經濟發展,進而影響勞動者薪酬的持續提升。因此,需慎重採取提高勞動者收入的方式刺激消費。從世界來看,疫情發生後,為加快需求修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採取了向居民發放大額消費補貼的方式,對於推動消費修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中國也可以視具體情況加大對終端消費者的補貼力度,既能有效刺激消費,又能避免因此加大企業負擔。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