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http://www.crntt.hk   2022-11-22 09:22:40
   
  國際成熟經驗可資借鑒
  
  主持人:國際上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陶希東(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真正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關鍵在全球消費資源的集聚化、消費群體的國際化、消費功能的綜合化、消費創新的引領化、消費效益的巨大化等。倫敦、紐約、巴黎、東京、杜拜、新加坡、曼谷等國際城市,既是重要的全球旅遊目的地,也是公認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經驗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打造有顯著識別度、不斷更新的全球性商業地標。美國紐約第五大道、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日本東京銀座,被稱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其中,東京銀座被稱為“東京的心臟”,號稱“亞洲最昂貴的地方”,三越百貨、和光百貨、春天百貨銀座店、馬里昂大樓等世界頂級商場集聚於此,聚集了全球名品,還有500家特產商店、2000家飯店、1600多家酒吧和歌舞廳、30餘家劇院和100餘處畫廊。近年來東京又在打造“旅遊+文化+藝術+商業”高度融合、包容一切的“六本木之丘”新商業地標,為城市、商業、消費提供了多種可能。
  
  以場景理論為指導,打造“沉浸式體驗”的新型商業空間運營模式。在商業空間打造方面,國際上正在興起一種旨在順應後工業社會消費特點和規律,以人為本、文化為先、注重體驗、主題突出的場景營造理論,打造給消費者更多新鮮感的“沉浸式消費體驗”新空間,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動商業開發的新模式。泰國曼谷的人氣購物中心Terminal21,不同樓層以日本、英國等為主題,選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物件,精致營造全新的消費場景,給遊客以環游多個國家的體驗。
  
  打造面向國際消費群體的高能級生產性消費服務體系。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單純是“購物天堂”,滿足全球經濟活動多元需求,擴大並注重高能級的金融、仲裁、法律等生產性服務消費,才是支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升國際化水平、擴大全球消費份額的關鍵。紐約、倫敦、東京等城市普遍注重打造高能級金融、會計、審計、法律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向大型跨國企業提供軟服務,直接提升了城市的全球消費額。
  
  發揮歷史積澱和現代文化優勢,全面打造面向世界遊客的全球文化藝術消費勝地。通常而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也是全球旅遊目的地城市,其借助高度發達的交通網絡和歷史文化、現代藝術等多重優勢,以特有的城市文化品牌和藝術魅力吸引國際遊客前來消費,以創造更大的消費價值。英國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發布的2021年全球100強旅遊城市目的地報告表明,儘管受疫情影響,巴黎、杜拜、上海、紐約等消費城市在2020年依然分別吸引了380萬、550萬、1060萬、240萬國際遊客前來參觀旅遊,這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巴黎、紐約等全球消費中心城市,其獨特的文化藝術在滿足國際遊客消費需求方面始終發揮著顯著作用,是全球消費者不斷前往這些城市的核心目標之一。
  
  建立具有全球資源配置的消費運作平台。通過建立實體化全球運作平台,集聚、整合、配置全球消費資源,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必要條件。在時裝消費領域,巴黎每年舉辦全球著名的“巴黎時裝周”,創立最具影響力的第一視覺面料博覽會,每年2月和9月,歐洲頂級面料展商都集合於此,5萬多名中高檔專業採購人士到展會收購產品,引領全球時裝消費潮流。倫敦擁有歐洲規模最大的街頭文化藝術節——英國諾丁山狂歡節,其已成為倫敦最著名的旅遊項目,吸引了大批世界遊客,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文化消費。
  
  打造一流的消費綜合環境和新型消費支付方式。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普遍重視國際化、法治化的消費者保護、消費退稅優惠、外幣兌換、現代化支付等軟性基礎設施建設,在一些大型購物中心、文化場所內提供多語種導購、無現金支付、退稅、售後、咨詢等配套服務,為遊客創造卓越精細的消費體驗,更好響應消費者需求。在消費支付方面,倫敦順應疫情後線上消費增加的趨勢,過去一年中,在數字購物領域的風投金額達到50億美元,越來越多數字購物領域的科技公司湧入倫敦。同時,探索實行“先買後付”的數字化消費方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
  
  打造開放包容消費環境
  
  主持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實踐中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應如何推進?
  
  趙文哲(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具有消費的國際性、消費的多樣性和消費的中心化等特徵。從各城市已經公布的方案以及一年來政策實施效果看,各城市在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首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中心不突出,城市圈協同性不夠。消費中心城市既是商品和服務的集聚地,也是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集聚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應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引領能力。紐約是全球金融中心,倫敦是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全球文化創意中心,巴黎是全球時尚產業中心,東京的高端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居於全球領先地位。這些城市有一個共同點:存在輻射足夠大的都市圈。都市圈的各個圈層分工明確,產業結構互補,通勤便利,使得都市圈的中心城區成為商品、服務和各種生產要素的集聚地,促進中心城市逐漸演變成特色鮮明的國際消費中心。從目前的方案和實施情況看,我國部分城市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時沒有有效發揮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的引領作用,資源和要素沒有有效整合。
  
  其次,城市國際化程度沒有達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標準。以紐約、倫敦、巴黎等全球消費中心的標杆城市為例,每年入境旅客的人數都在1300萬以上,而且20%以上的常住居民為境外人口。人口國際化帶動商品和服務消費國際化,不僅將國際商品和服務以及相應的消費方式帶到本國,提升本國消費的多元化程度,還能夠更好地推動本國商品和服務消費的國際化程度。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過程中對國際化關注不夠,國際化商品和服務多集中在城市中的某一條或幾條國外風情街上,能夠對國內消費者形成一定吸引力,但商品和服務質量不高,對國外消費者吸引力不足。
  
  再次,消費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公共消費匹配度不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應具有多樣性,不僅包括私人消費品,還應該包括公共消費品。便利的城市交通、宜人的自然環境和優質的公共服務能夠提高國內外居民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過程中,一方面,許多城市片面強調商圈建設和提供私人消費品,忽略公共消費品如博物館、體育館、圖書館、美術館、公園、綠地等配套建設。許多城市的“夜經濟”變成“夜宵經濟”,缺乏多樣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投入不足,尤其是居民在教育和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較高,居民對消費有後顧之憂,消費意願不強。
  
  最後,城市消費品牌建設落後,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國際知名度不高。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過程中,許多城市忽視了對本土品牌的培養。許多國內本土產品很有特色,具有“老字號”的品牌效應,但是創新不足,不能持續吸引消費者。還有很多產品創意不錯,但是質量不過關,導致聲譽不佳,也不能持續維持品牌的吸引力。
  
  針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打造開放、包容的消費環境。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基礎上,放寬人口、要素和商品流動限制,既包括對國內的限制,也包括對國外的限制。同時,建立比較完善的免稅購物和離境退稅機制,滿足境外人員購物需求。
  
  鼓勵創新,打造本土國際知名品牌。“打鐵還需自身硬”,吸引消費的前提是自身商品和服務質量過硬。因此,提高特色產品消費需要在質量過硬基礎上打造特色產品品牌,在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尤其是探索利用數字技術發揮品牌效應,打造“老字號+互聯網”商業模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增強文化旅遊—公共服務—消費相融合的多元業態,增強消費黏性。要利用多種手段挖掘本地文化底蘊,打造城市的文化名片。同時,提高教育、醫療、住房、社保、交通、綠地、場館等公共設施的服務質量。
  
  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中心加強城市群建設,打造產業分工明確,協同性強,商品、要素和人口流動暢通的城市圈。加強中心城市外圍衛星城市建設,完善產業供應鏈,完善衛星城市承擔公共服務的功能,在居住、旅遊、休閑、交通等方面,增強與中心城市的協同性。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