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 剛剛過去的九月和十月,是不少“萌新”入職的時間。在這些初入職場的畢業生中,有些人總是擔心工作出錯、怕被別人看不起,甚至不管做什麼都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少人因為壓力太大會感到身體不適,這很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職業緊張”在作怪。
職業緊張也被稱為職業應激,是指在某種職業環境下,客觀需求與個人適應能力失衡所致的心理問題。
那麼,誘發職業緊張的因素有哪些?應該如何應對和化解職業緊張?對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長期職業緊張後果或很嚴重
資料顯示,職業緊張在歐洲已十分普遍。在我國,有關職業緊張的報道也不勝枚舉。
重慶市的一項調查顯示,國內汽車制造企業54.89%的工人存在中度以上緊張反應;供電企業職工高度職業緊張檢出率為52.9%,勞動密集型企業女工職業緊張檢出率為19.4%至28.6%;互聯網企業34%的員工有職業緊張;醫護人員的職業緊張檢出率接近50%。
“整個人每天就像一張被拉滿的弓,弓弦隨時可能綳斷。”90後程序員小劉道出了很多勞動者的心聲,“心理壓力太大了,老板比你更努力,優秀的新人一茬又一茬,怎麼能不拼命?但越是緊張,腦子就越遲鈍,簡直是惡性循環。”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鄭廣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部分企業過度追求績效,甚至通過平台軟件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導致員工一刻不敢鬆懈,身心疲憊狀態不斷積累。
職業緊張讓很多人深受其害,但卻敢怒不敢言。“我不敢袒露自己的緊張不適,這會被認為是心理素質差、能力不够。”小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