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堅持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http://www.crntt.hk   2022-10-27 08:15:19
   
  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文章指出,當今世界,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波譎雲詭,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實體經濟是中國發展的本錢,也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要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不斷夯實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物質基礎。
  
  第一,大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抓好製造業,既要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繼續鞏固鍛造中國製造業規模體量大的長板優勢,又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廣大人民群眾的吃穿用住行等基本需求,都離不開傳統產業,大型經濟體更是如此。機械、電子、輕工、紡織等傳統產業不僅是中國的基礎產業,也是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行業。傳統產業要積極採用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智能技術、綠色技術等,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要重點發展知識技術密集、資源能源消耗少、市場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綠色環保等產業打造成新支柱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
  
  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是增強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要以數字化技術深入應用為支撐,以產業轉型、消費升級為驅動,強化產業鏈龍頭企業、行業骨幹引領和示範作用,提升平台型企業和機構綜合服務效能,探索形成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不同區域特色和行業特點的融合發展業態模式和路徑,使“兩業融合”成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第二,依靠創新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國際競爭新優勢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加大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穩步提升中央財政資金投入,鼓勵企業和相關機構增加基礎研究投入比重。改革基礎研究的實施方式,既要鼓勵和支撐原始創新研究,也要實施以重大科技問題為導向、通過承擔重大科技任務方式開展的基礎研究。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要加強基礎學科教育,培養甘於坐冷板櫈的基礎研究人才隊伍。
  
  努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和市場機制活力,聚焦關鍵核心環節,以重大需求和應用場景為驅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重要礦產資源、新材料等領域為重點,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創新等為突破口,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營造有利於創新創造的新生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全產業鏈引領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挖掘國有企業創新潛力,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做專做精做優,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格局。構建全鏈條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營造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環境,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創新。
  
  第三,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中國數字經濟。
  
  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要大力發展數字基礎產業,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底層操作系統、高性能芯片、傳感器、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基礎工業軟件等重點領域補齊短板,不斷提高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優勢產業,聚焦數字安防、區塊鏈、5G等優勢產業鏈,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前瞻謀劃未來產業,瞄准元宇宙、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柔性電子、第三代半導體、空天一體化等戰略性領域布局新賽道,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以融合賦能提質增效為核心,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方向,利用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對製造業、服務業、農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改造,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製造業數字化要以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為抓手,支持和推動製造企業積極採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智能製造等新模式,加快數字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服務業數字化要以模式創新和消費場景升級為重點,大力拓展文旅、醫療、教育、體育等便捷化線上服務應用,鼓勵餐飲外賣、共享出行等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和智能化升級。農業數字化要依托智慧農業建設,加快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促進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發展農產品電商、共享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
  
  第四,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科技、人才、資金等要素向實體經濟匯聚,形成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強化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的引擎作用。面向經濟主戰場,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深度融合,聚焦國家發展重大需求,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系統打造中國戰略科技力量。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一批引領企業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把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完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改善金融供給結構,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大力發展科技金融,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高技術產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中。加快發展普惠金融,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對企業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項目提供綠色信貸,支持綠色發展。
  
  築牢人力資源對實體經濟的支撐。要實施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焦“高精尖缺”領域,選拔和培養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和掌握交叉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全球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培育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思維的優秀企業家。緊扣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大力培育掌握先進製造技術的大國工匠和卓越工程師。
  
  第五,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現代化基礎設施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戰略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要不斷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加快推動5G網絡部署,優化升級光纖寬帶網絡,一體化布局建設綠色數據中心。超前部署協同、先進、開放、高效的創新基礎設施,因地制宜發展融合基礎設施,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智能+”升級。按照智慧城市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要求,大力提升城市新型基礎設施水平,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改造升級傳統基礎設施。持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完善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建設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系統,提升交通物流暢通效能。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在嚴控煤炭項目的前提下加快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有序發展水電,安全穩妥推進核電建設,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提升水資源配置效率,增強流域防洪減災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