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近日,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布《2021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44個,工程規模1856433噸/日,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205350噸/日。
據瞭解,我國沿海11個省(區、市)創造了55%的國內生產總值,而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27%,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特別是55個沿海地級以上城市中有51個為缺水城市,12個海島縣全部為缺水縣。而海水淡化是重要優質增量水源,對緩解沿海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顯示,全國144個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遼寧、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9個沿海省市。目前,海水淡化水的用途以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為主。同時,沿海核電、火電、鋼鐵、石化等行業海水冷卻用水量穩步增長。2021年全國海水冷卻用水量1775.07億噸,比2020年增加了76.93億噸,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年海水冷卻用水量超過百億噸。
標準化工程方面,2021年,新發布海水利用標準9項,包括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5項。中國主持制定的首個海水淡化領域ISO國際標準《海洋技術-反滲透海水淡化產品水水質-市政供水指南》(ISO 23446:2021)正式出版。
2021年,有關部委聯合印發實施《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對“十四五”海水淡化利用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做出安排。海水淡化作為重要內容被納入“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工業綠色發展等規劃以及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21年)中。目前,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沿海省市已出台相關規劃、計劃、政策,鼓勵促進當地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海水淡化在沿海供水保障體系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