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工程師“卓越”的秘訣在哪裡
http://www.crntt.hk   2022-09-19 15:14:32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據光明網報導,“工程師與工程教育”是一個浩大而復雜的命題。長期以來,學界關於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多聚焦於“工程師的培養”這一核心問題而展開。梳理近年來工程師培養的研究成果,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太“虛”,祗有理念,看不到過程,缺乏真實的實踐體驗;二是太“實”,祗有過程,看不到思想,缺乏深度的理論支撐。如何做到“虛”與“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有深厚的高等教育素養,又要有真實的工程教育改革與實踐經歷。作為高等工程教育近距離的觀察者、思考者和實踐者,湖南工程學院曾永衛教授立足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開展了近二十年卓有成效的理論探索和實證研究,其專著《卓越工程師培養論》正是緊密結合現實與國情,研究如何培養卓越應用型工程師,並力求貫通中外、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經世致用的典範力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前任校長、現任工程院院長查爾期·威斯特(Charles Vest)指出,“擁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國家占據著經濟競爭和產業優勢的核心地位”。很多國家都將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提升到國家的戰略高度,如何能夠讓中國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是我國工程師培養要著力的方向。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培養了上千萬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撐了我國工業體系的形成與發展,支撐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在一大批舉世矚目的重大工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二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2020年達到614萬人,在校研究生達到116萬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規模的35%,培養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三是形成了比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結構和體系。工程教育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備良好基礎,基本滿足了社會對多種層次、多種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大量需求。但另一方面,我國工程教育又表現為大而不強,多而不精,工程教育普遍缺乏創新性和實踐性,一直是困擾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多年的難題。工程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等指標仍與世界水平有較大差距。對於工程教育質量,“業界”的共同反映是:工科畢業生普遍缺乏對現代企業工作流程和文化的瞭解,畢業生工程實踐能力較弱,崗位適應慢,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缺乏團隊合作和敬業精神。凡此種種,皆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的需要,工程科技人才培養質量亟待提高。尤其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我國迫切需要培養未來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卓越工程師培養論》正是在新工業革命和新經濟背景下,圍繞“培養什麼樣的工程師”、“怎麼培養卓越工程師”這兩個工程教育最根本的問題而展開的。研究思路緊扣“規律”、“反思”、“借鑒”和“行動”四個關鍵詞,以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通過對工程教育的研究與創新,著力解決工程教育與工業界脫節而帶來的“工程性”與“創新性”不足的問題。全書基於卓越工程師內涵和特質,提煉並歸納工程師的成長和培養規律, 客觀、理性地分析當下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並以此為基礎,比較中西方工程師的培養模式、主要特徵和成功經驗,從學理上系統梳理現代高等工程教育的主流理論體系和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經典案例。同時立足湖南工程學院工程師與工程教育的改革與實踐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及“新工科建設”的實施,實踐探索應用型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目標、體系、方法和途徑。此外,隨著以“智能化”為主要特徵的新工業革命的到來,全書還探討了如何主動適應新經濟對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和隨之帶來的工程教育國際化和工程倫理教育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