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智慧農業基層推廣探索跨越“數字鴻溝”
http://www.crntt.hk   2022-09-22 17:45:38
 
  肖榮美認為,隨著智慧農業的加速部署與深入實踐,具有實時連接、數據分析、智能應用和反饋控制功能的智能化農業生產體系將逐漸成熟,並將越來越多的農業知識、種植技能轉化為智能操作程序,為實現農業集約化生產提供解決方案。

  ——數字技術帶來的生產性變革能夠在持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幫助農業農村開辟“差異化”“服務化”轉型新機遇,通過提供城市部門、傳統工業難以提供的差異化產品和服務,實現農業農村整體發展方面的突破。

  多因素掣肘智慧農業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儘管我國在智慧農業方面專利數量較多、增長速度較快,相關設施建設也在不斷完善,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馬九傑認為,從專利布局來看,一是在管理管控平台方面專利數量較多,這部分專利存在同質化問題,一些平台類專利的方案缺乏創新性、設計有待完善、長期使用率較低,最終並沒有轉化為農業生產效率或效益的提升;二是在信息采集領域,中國專利的數量與質量較美國而言還有差距;三是農業決策中作物、養殖牲畜的生長模型和預測相關專利缺乏。當前,智慧農業技術在推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方面的效果並不明顯,仍需加大相關技術短板研究以及實用數字技術研發、推廣和數字技術的組合利用。

  數據顯示,“大國小農”仍是我國基本國情農情,全國小農戶數量占到農業經營主體的98%以上,小農戶從業人員占農業從業人員的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70%。我國農業經營主體的新技術新模式應用能力相對較差,且缺乏長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實力,制約了智慧農業推廣運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