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過程往往漫長而艱辛,不僅需要攻堅克難的勇氣,還要有潛心鑽研的精神。在德國深造時,沒有古基因領域基礎的付巧妹,通過看文獻補課,以勤奮和好學打動了國際古基因領域的資深教授。從博士三年“幾無成果”到領銜的研究入選《自然》雜誌“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她能夠俯下身子、耐住性子。正是因為“甘坐冷板櫈”,靜心篤志、沉潛專注,付巧妹帶領團隊推動我國的古遺傳學研究進入世界前列,為提升我國該領域科技創新水平作出了貢獻。
推動科技創新,女性科技工作者是一支重要力量。細覽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名單,有研製出國際首套南極內陸無人值守遠程控制自動觀測望遠鏡的科研團隊,有破譯梨品質密碼、幫助果農提高收益的“育梨師”,有探尋未知核物質奧秘的青年研究員……肩負著科技報國的時代使命,要在“創新最前沿、科技攻關新高地”貢獻巾幗力量,這是付巧妹的感言,也是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聲。
中國科協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女性科技人員總量已接近4000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半邊天”。此前實施的科技創新巾幗行動以及《關於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激發了女性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為女性科技人才成長進步、施展才華創造更好環境,更好發揮女性科技人才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的重要作用,定能為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凝聚更強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