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文匯報報導,近來,芒果TV、湖南衛視與香港TVB聯合製作的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的音樂綜藝《聲生不息·港樂季》火爆熒屏,在香港與內地新老音樂人的精心演繹下,《瀟灑走一回》《真的漢子》《朋友》等無數經典香港歌曲再次流行,喚起了不同年齡群體有關香港粵語歌曲的美好回憶,更是得到“Z世代”的追捧和共鳴。
除了《聲生不息》這檔專門聚焦粵語歌曲的現象級綜藝,粵語歌在近年來也頻頻得到其它各類綜藝的偏愛,在《歌手》《乘風破浪的姐姐》《時光音樂會》《樂隊的夏天》等節目中,也有諸多經典粵語歌被翻唱和改編,從而再度“翻紅”。似乎無論時光流淌,經典粵語歌的生命力不曾消歇。
為何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文化的“光輝歲月”到如今各種音樂風格和流派爭奇鬥艶的網絡時代,香港流行音樂始終保持著生生不息的活力,能夠被不同年齡的聽眾所喜愛?
歷史積澱:引領流行文化,與香港影視繁榮共生
香港流行音樂是流行文化的引領者,它不僅成形較早,而且在產業上也非常發達。得益於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搖滾、布魯斯等音樂風格和流派就已經傳入香港並開始生根發芽,像當時的蓮花、溫拿等香港本土樂隊就翻唱了大量國外的優秀歌曲。在國外流行音樂的影響下,許冠傑、顧嘉輝、黃霑、黎小田、葉紹德等香港音樂人將本土粵語民歌與國外流行音樂相融合,從而推動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粵語流行音樂的誕生。
香港流行音樂在誕生後發展迅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不僅大力推動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開辦專門的音樂比賽和音樂節目,設立各種音樂獎項,還力推以梅艶芳、譚咏麟、張國榮和“四大天王”為代表的流行音樂明星。這些真正的巨星不僅唱功卓絕,音樂素養深厚,同時還有著極為出色的台風、演技乃至舞技。在港樂最為鼎盛時期,他們不僅火爆中國,甚至風靡亞洲,像梅艶芳的颯爽英姿、張國榮的鐘靈毓秀、譚咏麟收放自如、陳百強的深情細膩,時至今日仍是令我們念念不忘的時代映像。
香港流行音樂的輝煌也得益於與本土發達的影視產業的聯合。像張國榮演唱的曾獲“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十大勁歌金曲獎”的《當年情》就是來自於《英雄本色》。《當年情》曲調溫情,以一種深切真摯的態度抒發了對兄弟親情與朋友友情的懷念,歌中清冷悵然的口琴伴奏隱隱貫穿始終,為《英雄本色》的硬漢美學注入了柔情內核,一如歌詞所唱:“擁著你,當初溫馨再湧現;心裡邊,童年稚氣夢未污染;今日我,與你又試肩並肩;當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鮮。”此外,像《上海灘》《最緊要好玩》《倩女幽魂》《男兒當自強》《萬里長城永不倒》等耳熟能詳的粵語歌也是來自於火爆一時的香港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