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研發一款新的氫燃料電池,不僅降低八成組成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的金屬含量,更刷新了這種電池的最高耐久性紀錄,有助推動綠色能源的普及化及實現碳中和目標。該研究獲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及香港研究資助局撥出經費支持,有關研究內容近日刊登於期刊《Nature Catalysis》。
據了解,氫燃料電池利用氫及氧來發電,發電過程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等空氣污染物,所以一直被視為較潔淨的電能來源。由於氫燃料電池依賴電催化劑發電,故始終未能大規模商業化。又因催化劑一般由成本高昂、產量稀少的金屬鉑製成,科學家一直尋找鉑的廉價替代品,但其他物質催化發電效能兼耐久性均欠佳。
由科大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教授邵敏華帶領的團隊研發出一個新配方,不僅大幅降低鉑於催化劑的所需含量達八成,更刷新氫燃料電池發電耐久性的世界紀錄。
雖然這款新型混合催化劑的鉑含量極低,但經過十萬次電壓循環的加速壓力測試後,其催化效率仍維持在97%;而現時一般的催化劑經過了三萬次的加速壓力測試後,效率大跌逾五成。團隊的另一項測試亦顯示,氫燃料電池使用了新型混合催化劑後,即使持續運作超過200小時,催化效果也沒有出現下降。
由原子分散的鉑、單原子鐵,以及鉑鐵合金納米粒子所組成的新型混合催化劑,可以加快催化速度,產生的催化作用亦較鉑催化劑高出3.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