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敗的關鍵
經歷了動盪的2019,新冠病毒仍在肆虐,香港百業待興,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都等待重建中。作為國際都市,即使回歸25年,香港最大的價值和優勢還是極高的國際化和自由的兩制。但香港面對“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下半場,最大的難題,可能也就是如何繼續保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和國際化優勢。
“一國兩制”25年實踐後,目前香港更強調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可能再沿用西方那一套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核心價值,港英時期的那些更會被丟入垃圾桶。那麼,香港在經過2019由亂到治後,會實行怎麼樣的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修正後的生活方式,會是一種怎麼樣的制度?
第六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即將上任,他的政綱明確了四件事,包括: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土地房屋提供方面,全面提速、提效、提量;提升香港競爭力、持續發展。這部分提到了,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提升其優勢,發展香港成為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以及建立“關愛社會”,重視青年發展等等四部分。
無論是政府的治理能力、解決土地房屋問題、還是重視青年發展,對特首來說,憑自己能力和資源,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都能做到,相信也能做好。唯獨最有難度的是,提升香港競爭能力這部分。不管怎麼說,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國際都市、國際化是香港作為中國城市最重要的特質、最核心的價值之一。未來雖然難,但香港要提升競爭力,缺國際化難成事。說開了,香港最核心的制度和環境優勢就兩點,一是有“一國兩制”的靈活性,二是國際化的廣闊性。保持了這兩個方面的優勢,香港就有競爭力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發展就有獨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