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hk   2022-06-12 09:26:43
 

  2018年起,宜賓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關停了高耗能、高污染企業28家,沿江取締了造紙等小作坊企業1944家,搬遷了30多家企業,退出長江岸線8.4公里。

  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抓住轉型升級的機遇,宜賓打開了發展的新空間。西南地區最大的氯碱化工企業天原集團,2018年闊別了70多年的老廠房,整體搬遷至宜賓三江新區,轉型發展先進鋰電材料、綠色新材料和高分子新材料產業。2021年,天原集團創下營收352億元、利稅13.4億元的歷史最好水平。

  “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捨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沿江省市幹部群眾開拓奮進,躬身前行。

  ——吐故納新,留出空間,沿江省市騰籠換鳥,新產業蓬勃發展。

  上游,四川宜賓,傳統優勢產業“老樹發新枝”,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叫響了“動力電池之都”的新名號。

  中游,湖北宜昌,3年內將長江沿江1公里範圍內化工企業全部“清零”,新興產業及時“補缺進位”,新材料產業園、汽車產業園拔地而起。

  下游,江蘇揚州,關停運河三灣區域的農藥廠、制藥廠、染化廠等企業後,生產岸線變身生態岸線。如今,依托古運河遺址布局非遺街、文創產業區、科創產業區、大運河博物館,經濟的轉型升級、文化的保護傳承、生態的保護修復,在這裡產生了叠加效應。

  ——江流無聲,綠色轉型悄然發生。長江沿岸,越來越多的百姓吃上生態飯。

  浙江麗水,一江清水美了村寨、富了百姓。甌江這邊的通濟古堰,樟樹蓊鬱,田園如畫,那邊的大港頭鎮,藝術家雲集,當地村民也吃上了“畫鄉飯”。依托農家樂、民宿等休閑業態,古堰畫鄉村民人均年收入已從2005年的3000多元增至如今的3萬多元。

  江西九江,一岸青翠涵養生態,點綠成金。廢棄礦山重披青翠,沿江岸線栽植苗木草坪,不少企業建起田園綜合體。“以前,粉塵讓莊稼蒙灰,家中四畝地幾乎全都撂荒,如今進花卉大棚工作,每月工資3500元,天天和‘美’打交道,心情舒暢。”九江彭澤縣麻山村村民周道鳳喜不自禁。

  構建新格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舉足輕重。

  2020年11月14日,江蘇南京,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沿江省市在新發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努力將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

  ——加快轉型,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溯江而上,葛洲壩、三峽、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6座梯級水電站,2021年全年累計發電2628.83億千瓦時,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約2.16億噸,滾滾長江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取之於江,更要護江、愛江。2021年,三峽大壩累計攔蓄洪水172億立方米,切實保護了長江中下游防洪區域安全。枯水期梯級水庫累計向下游補水超340億立方米,改善了“黃金水道”通航條件;累計開展8次生態調度,其間葛洲壩下游魚類總產卵量超124億顆。

  ——協調聯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互惠互助,協商機制更順暢。排污權、水權等跨省交易加緊探索,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容提效,《支持長江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方案》正式出台……樹立一盤棋思想,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沿江11省市建立長江經濟帶“1+3”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在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方面成效顯著。

  互聯互通,交通引領更有力。吃水6米內的萬噸級船舶可常年通達武漢,港口鐵水聯運項目建設提速,2021年長江幹線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超35億噸,創歷史新高。

  ——提升水平,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上游,重慶果園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無縫對接”;中游,湖南郴州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可為全球提供保稅維修服務,產品涉及55類;下游,上海港,國際航線超300條,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2年世界第一。

  長江幹線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內河運輸最繁忙、運量最大的黃金水道,沿江省市開行中歐班列線路30餘條……長江經濟帶已基本實現國內和國際循環的有機銜接,展現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氣象。

  ——創新引領,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G60科創走廊、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等一批跨界區域率先突破;成渝兩地共建西部科學城,啟動建設成渝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6年多來,沿江省市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全面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互利共享,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長江經濟帶因江而興,與江為鄰。斷污於岸,昔日化工廠房變身生態綠廊,江蘇南京燕子磯街道居民的心情更加舒暢。將堤防與公園建設相結合,汛時能夠伏波安瀾,平日可供休閑觀光,湖北武漢龍王廟建設的親水平台充分實現“水旱兩宜”。

  城市因水而美,人們在愛江治江護江中,收穫長江的饋贈。沿江11省市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從2015年的45.1%提高到2021年的46.6%;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5年的47.7%提高到2021年的50.5%。

  俯瞰萬里碧波,長三角一體化“龍頭”昂揚,中游地區高質量發展“龍身”騰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龍尾”舞動,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百舸爭流,鐵龍馳騁,長江經濟帶正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