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1.0”到“工業4.0”,是指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全球而言,由18世紀至19世紀60年代,工業由1.0進化至3.0,經歷蒸汽機時代、電氣化年代,以及自動化時代。2013年德國推行高科技計劃,投資高達兩億歐元,提升製造業電腦化、智慧化,國際間廣泛認定此為“工業4.0”起點,象徵第四次工業革命。
香港的“工業1.0”至“工業4.0”情況略有不同。香港“工業1.0”,始於上世紀50年代前的手工勞動模式,產能帶動香港經濟的極速發展;“工業2.0”展現於上世紀70年代,採用電力驅動產品大規模生產,造就“香港製造”美譽。“工業3.0”則於上世紀80年代實踐,生產邁進自動化規模,配合電子及信息技術,快速回應國際在質量數量千變萬化的需要。
近年提出的香港“工業4.0”,以“智慧製造”為重點,在製造模式中整合機器學習、人工智能(AI)、物聯網和數據分析等技術,建立“智慧工廠”。
李家超:無創科就無未來
候任特首李家超早前的政綱強調,“無創科,無未來”,香港要發展成創科中心,並在新政府的架構重組方案中宣布將創新及科技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李家超表示,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包括發展香港為國際創科中心,以“北部都會區”為新的發展引擎,把握法治優勢及多元自由發展。他指出,全球發展均以創科為重,香港在這方面“唔會等、唔等得”,承諾會拓展政府創科政策,提升整體科研生態圈,吸引內地及國際大型企業在港設立研發及高端生產基地,鼓勵科研轉化成果,推動“再工業化”進程,同時把握大灣區發展,推動與周邊城市產業鏈互補和結合。
制定政策 吸引國際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