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勁鬆補充道,形成SPA的巨大撞擊,產生了足以傳遍整個月球(從月核幔傳向月殼)的熱能和動能,促成了月幔物質的熔化。通過月幔翻轉過程,促使月球正面形成富含鈦鐵礦和KREEP岩的月幔源區,並把月球內部的物質如稀土和放射性生熱元素借助火成過程集中攜帶到撞擊區域月面對稱的近地側,產生我們所看到的月球表面的熔岩流,從而使得月球正反面物質呈現不對稱性分布。
KREEP岩富集於風暴洋有三種解釋模型
KREEP岩為何集中於風暴洋及其周圍?肖龍介紹,目前有3種可能的模型,分別是SPA撞擊模型、風暴洋撞擊模型以及內生模型。不過,目前還沒有哪個模型得到廣泛認可。
SPA撞擊模型作為月球風暴洋克里普地體形成的模型之一,為認識風暴洋克里普地體的形成提供了一個思路。肖龍同時指出,SPA撞擊模型的成立,除了需要解釋KREEP岩的分布之外,還需要解釋風暴洋克里普地體的其他特征,比如較薄的月殼(小於30千米)和巨型的線性構造等。
據了解,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支持SPA撞擊事件可以減薄風暴洋克里普地體的月殼厚度或者產生巨型線性構造的假說。
由於SPA撞擊事件與風暴洋克里普地體的相關性,肖龍指出,對SPA的采樣返回也許能驗證該模型。此外,如果能確定SPA的撞擊時間,結合當時的月球內部結構和地溫梯度,可以極大地改進SPA撞擊模型,獲得更為可靠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風暴洋撞擊模型既可以解釋月殼的減薄,也能解釋KREEP岩的重新分布,因此得到了大量研究人員的支持。不過,肖龍表示,如果存在風暴洋撞擊事件,由於其產物被後期撞擊作用所覆蓋,所以很難被證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