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翠清感到很欣慰:“我到微信群裡一說,‘哪兒需要引導員,需要志願者,大家自願報名’,他們就在群裡說,‘算我一個!也算我一個!’都特別自願地站出來,不會出現缺人了,要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的情況。我們中隊就是最棒的,每天的工作狀態都是一樣的,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也始終如一。”
閆翠清和33名公共文明引導員就這樣從公交站台“回到”社區,重新穿上檸檬黃外套,外面再穿上一套防護服,參與到引導核酸檢測排隊、查驗信息等任務中,以新的姿態和街坊鄰居們打起“交道”來。從疫情初期居民有些“心裡發慌”,到在她們的引導下核酸檢測秩序井然,閆翠清介紹:“我們真的是‘柔性引導’。為什麼好多社區都說‘你們來了真好’?因為我們說出來的話不太一樣。比說這個人沒排隊,可能有人會直接講‘去後面排隊’;但我們會說,‘來,師傅們,咱們都要按順序排隊,大家不要插隊,這樣才能快一點’之類的,就和平時在公交站台維護秩序一樣,說出接地氣的話,人家就特別愛聽。”
在常年的志願服務中,這些公共文明引導員們也收獲了不少引導的經驗:比如,一些實行10合1混采檢測的點位,他們總要提醒大家以10人為一組,依次掃描身份證;但由於點位通常同時開放多個窗口,總有市民在刷完證件後跑到人少的窗口。每當這時,引導員們就要用上平日裡文明引導的“功夫”,用誠摯的話語把這些人勸回來。做志願服務9年多的潘鳳霞曾被評為“星級公共文明引導員”,她總結:“在工作當中必須有耐心,還要細心,做到‘眼勤、手勤、嘴勤’,尤其是‘嘴勤’,要宣傳到位,不管遇到什麼樣人都要耐心地為他講解、說服。”
加入社區防疫隊伍一周多,潘鳳霞帶動了更多社區工作人員靠“嘴勤”贏得居民對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過,她也直言,白天說了太多的話,回到家以後實在是“懶得說話”:“社區早晨6點多就開始做核酸,我們就跟著到這裡做準備工作;晚上到什麼時候結束工作,也沒有具體時間,最晚要九十點鐘,社區工作人員會熬到更晚。有時候看到人比較少了,他們就讓我們回去,覺得我們都這麼大年齡了,也很心疼我們。”
而實際上,年齡從來不是公共文明引導員們參與志願服務的阻礙。今年66歲的於淑琴選擇在61歲那年加入十八裡店中隊,成為志願者後,她把學習新知識、適應新環境作為對自己的要求之一。這次參與社區防疫志願服務,為居民消除“彈窗”是於淑琴的主要任務,而這項工作需要依托智能手機來完成,這對於平日使用智能手機不像年輕人那麼“靈光”的於淑琴來說,算得上是一項需要快速掌握的“新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