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雙循環”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hk   2022-04-28 08:23:19
中國應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以“政府有為”助推形成“市場有效”的良好局面,把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充分釋放出來。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加快構建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市場體系,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和有效路徑。應充分發揮中國體制機制優勢,緊緊依靠創新、改革、開放這三大動力,通過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重構等舉措,構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市場體系,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依靠創新提供動力,把加快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

  南方日報發表廣東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鄒新月、廣東財經大學粵商學院博士萬赫文章表示,現代工業產品的複雜程度前所未有,數字化設備的科技含量遠超一兩家企業的能力範疇。中國應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以“政府有為”助推形成“市場有效”的良好局面,把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充分釋放出來。

  匯聚各方資源大力推進前沿研究。暢通“雙循環”,應更加重視占據全球科技高地的前瞻性研究,面向全球市場開發新領域、新需求。圍繞數字經濟、能源革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等領域預研,針對當前產業和技術的缺陷和“卡點”,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走自主創新技術路線,掌握對新技術、新行業自主權,從根本上解決重要領域技術“卡脖子”問題。

  推進數字經濟產業化。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有利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越是高效的產能,越能夠集聚相關企業,提高整個產業上下游的整體效率,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降成本”與“保安全”。中國數字經濟正在經歷高速發展的階段,應高度重視、充分運用數字化成果對企業生產流程進行提升與再造,提高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水平,逐步實現生產全過程的數字化;提高柔性生產、定制化生產,提高消費者直接定制產品的比率,努力實現“人單合一”、直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為後續組織原料、能源、人員提供數據支撐。

  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對接標準建設。我們面臨的技術“卡脖子”問題,很大程度源於技術、行業標準建設上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為此,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商會組織應積極對接國際標準體系,投入資源參與國際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積極參與現有標準修訂,對新興的產業領域,中國企業應積極推動成立國際標準組織,掌握行業、產業標準的話語權。

  依靠改革提供動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文章指出,加快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讓高質量發展成果實現全民共享,需圍繞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暢通經濟循環、增強有效激勵來拓展改革廣度、深度,發揮高質量發展的協調性與韌性,這是不斷擴大居民消費,釋放內需潛力的重要路徑之一。

  拓寬市場戰略縱深。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是不斷擴大居民消費,釋放內需潛力的重要路徑之一。建議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高標準構建鄉村產業互聯網,通過合理規劃鄉村產業、系統協調主糧與經濟作物關係、適度超前開展鄉村數字化基建、暢通城鄉流轉,推動農民增產增收,把5億多鄉村常住居民打造成為穩固的超大規模市場的“大後方”,實現高質量鄉村振興。健全轉移支付制度、產業空間規劃和融資服務政策,提升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造血”能力,以產業和服務業升級帶動居民收入增長。深入改革戶籍制度,打通城鄉和一二三線城市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鼓勵和保障人才扎根鄉村、扎根中小城市。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