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推動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平穩過渡
http://www.crntt.hk   2022-04-27 16:15:49
 

  綜上所述,在規劃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使用時,應利用脆弱性評估,對系統面臨的潛在氣候風險作出前端預判和響應。首先,通過脆弱性評估,摸清不同地區、不同可再生能源品種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程度,結合資源禀賦、經濟能力、氣候條件、教育與管理水平等,為地方可再生能源系統降低脆弱性提供決策支持。其次,採用政策評估方法,追蹤氣候變化對可再生能源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動態影響,根據評估結果在終端制定系統中長期規劃,對於規避氣候變化風險、保障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考慮氣候風險,增強可再生能源系統氣候變化適應能力。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我國北方頻繁出現的霧霾天氣讓人們越來越關注能源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具備清潔性、可持續性、排放少等特點,日漸受到青睞。

  從降碳視角看,可再生能源幾乎是近零排放;從減污視角看,減少化石能源消費,同樣也減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有利於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從發展視角看,增加可再生能源占比有利於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壯大新興產業,推動我國走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但是,不同於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產生取決於氣候要素的強度與穩定度,其開發和利用因對氣候條件的依賴而具有局限性。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揭示,在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情形下,極端氣候事件的數量和強度將繼續增多。可再生能源系統“安全可靠”不僅要求開發和使用的安全穩定,同時還意味著系統應具備較強的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抵抗氣候風險能力和遭受氣候災害後的恢復能力。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應急管理體系等尚未充分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致使系統難以適應日趨複雜多變的氣候環境。為此,亟須進一步增強系統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首先,加快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通過增加投資力度、加大科技攻關等措施,解決電網調峰設施滯後、抵抗氣候災害能力不足等問題。其次,完善電力科學調度。多能互補系統能夠充分發揮不同能源的互補特性和協同效應,在更大範圍內實現能源系統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和系統綜合能效。再次,建立應急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強極端氣候事件綜合風險防範能力建設,從注重災後救助轉向注重災前預防,完善對應的社會動員機制,從“以事件應急為中心”轉向“以風險管理為中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