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在我國大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形勢下,去年三、四季度個別地方拉閘限電、電煤緊張問題,凸顯了統籌能源安全保障和綠色低碳發展的不易。我國果斷實施了煤炭增產保供穩價政策,為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國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能源電力消費快速增加。與此同時,全球供應鏈供需失衡問題顯現,導致主要經濟體對我國產品供給依賴度增加,推升了我國產品出口和能源消費。隨之而來的是,國內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引發煤電企業虧損、電廠存煤量下降、電力供應出現短缺等連鎖反應,衝擊我國能源安全。從這個角度看,煤炭增產保供穩價,對我國能源電力安全具有壓艙石意義。
去年9月底,煤炭增產保供穩價政策落實後,全國煤炭產量快速增長,電廠存煤量也在攀升,煤炭現貨價格企穩回落,不但調動了電廠積極性,也保障了能源電力安全供應。總體上,我國煤炭增產保供穩價政策有效增加了優質產能釋放,保障了電煤價格相對合理和穩定,在保障能源電力安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助力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這一輪能源保供應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凸顯出統籌能源安全保障和綠色低碳發展的不易,也表明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要認識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我們必須增強推進“雙碳”工作的信心,確保我國能源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轉型。
能源作為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其發展面臨三大問題挑戰:一是如何增加供應,保障能源安全?二是如何解決因能源開發利用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損害?三是如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當前及今後很長一段時期,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所面臨的能源問題有著很大的不同。主要發達國家在二戰後至21世紀初,基本解決了能源安全問題和能源環境問題,主要是在應對能源低碳轉型發展問題,而我國卻要同時面對這三個問題的嚴峻挑戰,困難更大。
當前看,上述第二個問題與第三個問題已具有協同性效果,總體上要求能源清潔低碳利用和高質量發展。為此,我國需要統籌好保障能源安全與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未來,我國建成新型電力系統,將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也有利於推進能源安全。但在當前這個過渡期,每遇到傳統化石能源加速退出、新能源擔當尚不足的情況,就往往產生保障能源安全與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兩難。對此,我國必須做好統籌應對措施,使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支撐。
具體來說,應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禀賦實際,夯實國內能源生產基礎,保障煤炭供應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氣產能穩定增長,加強煤氣油儲備能力建設,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特別是應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應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矽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應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應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產和消費新模式;應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肖新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