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網評:新中國城市史研究的意義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何一民(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教授)
40多年前,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啟動,中國城市史作為史學研究新的學科分支逐漸引起學界關注。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城市的高速發展,但在當時有不少城市管理者和學者對城市功能、作用和地位的認識仍模糊不清,束縛了思想和手腳,迫切需要從歷史的視域來認識城市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因此,開展中國城市史研究成為時代的迫切需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將上海、天津、武漢、重慶四座城市歷史的研究列為重點項目,由此催生了城市史的研究熱潮。之後,中國城市史研究逐漸在全國各地興起,呈現出勃勃生機,經過數十年迅猛發展,現已成為國內歷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但是,同樣需要認識到,中國城市史研究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存在“厚古薄今,重近代輕當代,重微觀輕宏觀”的特點,有關新中國城市史研究論著所占比例甚低。筆者開展“十三五”期間中國城市史研究調研時,對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間中國知網所載有關中國城市史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共查閱到相關論文745篇,其中涉及新中國城市史研究的文章僅79篇,約占總量的10.6%,與近現代城市史論文所占58.1%的比重相比,數量明顯不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著中國歷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城市發展也揭開了嶄新篇章。70餘年來,中國城市出現天翻地覆的巨變,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並完成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城市向社會主義城市的轉型和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的轉型。城市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中心和強勁引擎,部分重要城市已經躋身世界頂級城市行列,對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是新中國城市史的研究卻滯後於新中國城市的發展步伐,很多研究領域甚至還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呼喚著學者們更加深入系統開展新中國城市史研究的學術自覺。深入系統地開展新中國城市史研究,不僅因為這是一個亟須開辟的新興研究領域、關係到中國城市史學科“三大體系”建設,更因其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需要。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城市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深入系統研究新中國城市史的基礎上,全面總結新中國城市發展的偉大成就與歷史經驗,為當代中國城市發展提供歷史借鑒,亟須中國城市史研究者主動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