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資本而言,要聚焦重點,創新方式方法。在農業農村領域,有些事情適合農民幹,有些適合資本幹。在產業重點層面,不能盲目鋪攤子,要把目光放在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聚焦優勢環節,比如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等。在投入方式上,應發揮市場化、專業化優勢,完善農業全產業鏈開發模式、探索農村區域整體開發模式、創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等。
另一方面,要規範社會資本投資行為。
對政府來說,要設置好“紅綠燈”。在監管方式上,建立健全監管和風險防範機制。對社會資本租賃農戶承包地要實行上限控制、分級備案、審查審核、風險保障金和事中事後監督。尤其是縣域,要立足村莊現有基礎,結合鄉村實際,引導社會資本穩妥有序投入,不搞超越發展階段的大融資、大開發、大建設。
對資本而言,要守住底線,不碰紅線。依法依規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規範用工、薪酬、社保等各項事務,提高合同履約能力,不損害農民權益。遵循耕地紅線,不占用耕地搞非農建設,不“跑馬圈地”“圈而不種”,落實國家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的要求。守住生態紅線,不搞大拆大建,更不能違規圍湖造景、砍樹挖山,要切實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
農業是永不衰退的朝陽產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當務之急是打造一批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合作平台,為資本下鄉提供規劃、信息、融資、土地、運營等一攬子服務,實現控風險、降成本、提效率。社會資本自身也要注重合作共贏,把產業收益更多留在鄉村,把就業崗位更多留給農民,帶動農村同步發展、農民同步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