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餐飲、住宿、零售、旅遊、客運等行業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斜,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聚焦餐飲、零售、旅遊等服務行業,通過釋放政策紅利,助企紓困,加快困難企業行業恢復發展。
服務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也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2021年,受疫情影響,全國服務業新訂單指數年均值為49.0%,較2020年下降0.6個百分點。進入2022年,國內散發疫情時有發生,服務業增速仍相對較低。
為應對疫情對服務業的影響,國家實施了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等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部分紓困政策難點盲點較多,實質效果未達預期。餐飲、零售、旅遊、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民航等聚集性接觸性服務業恢復發展仍面臨經營成本上升、租金上漲、防疫開支增加、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政策》從當前重點服務領域的實際困難出發,推動紓困政策實現五大轉變。
一是從“一刀切”防疫轉向精准防疫。針對部分地區將疫情防控範圍擴大化的現象,《政策》首次在行業政策領域提出精准實施疫情防控的具體措施,要求做到“四個精准”,即建立精准監測機制、提升精准識別能力、強化精准管控隔離、推廣精准防護理念,並要求針對服務業行業特點,建立疫情防控措施層層加碼問題反映、核實、糾正專項工作機制。
二是從全面扶持服務企業轉向重點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前期紓困政策著重解決全行業面臨的成本、稅費等問題。隨著前期政策效果顯現,大中服務業企業恢復相對較好,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依然面臨發展難題,《政策》將“六稅兩費”適用範圍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展至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加大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國有房屋、金融貸款予以優先支持。
三是從注重出台新政策向延續相關政策轉變。前期紓困政策在於積極應對疫情下服務業企業面臨的各種新問題,但面對疫情的持續衝擊,亟須延長政策優惠期。《政策》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金融系統減費讓利等政策,並加大了相關政策支持力度。
四是從推行普惠性政策向強化政策普惠性和精准性並舉轉變。前期政策立足行業管理部門職能,側重提出普惠性行業支持政策,《政策》既有針對全部困難行業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又有針對個別行業的精准性支持政策。《政策》前10條從全行業視角對困難行業提出社保、金融、稅收、就業等方面支持,後31條分別對餐飲、零售、旅遊、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民航等重點困難服務行業提出針對性支持政策。
五是從“給政策”向“給場景”轉變。針對當前部分紓困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落地難或執行效果差的問題,《政策》在原有相關政策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對政府採購服務項目門檻、激勵減免租金的房屋業主、鼓勵保險機構優化產品和服務等相關配套也做出了具體規定,增強了“政策場景”應用性和可操作性。
預計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服務業人財物方面的部分困難有望逐漸緩解,服務行業有望加快恢復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