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希望學生只學會手語。他們熟練使用手語以後,就容易習慣手語交流,那樣會失去很多感知這個美好世界的機會,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聽障’圈子裡。雖然孩子們開始朗讀課文的發音並不準確,但是作為老師,鼓勵他們大膽發聲,是幫助他們邁出人生中的重要一步。”蔡黎萍說。
付出總有回報。孩子們在老師的反覆鼓勵下,從剛入學時只能羞澀地發出“嗯嗯啊啊”的聲音,到畢業時大部人可以大方地邊打手語邊用簡單語言和正常人交流。就這樣,他們走出自卑的陰影,讓人生擁有更多可能性。
小仙(化名)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聽障學生,單看外表是個陽光向上的女孩,她喜歡跳舞,每次在律動教室,總是站在第一排,認真地瞪大了眼睛學習老師的舞姿。看到老師經過,小仙也會禮貌地大聲喊出“老師好”。
然而,對於聽障部的20多名教師來說,看到小仙這樣的孩子天真爛漫的笑臉,心底總有一股說不出的沉重。
“一方面,作為聽障學生的老師,一旦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做好很難擁有其他教師一樣的成就感的準備。每次開會,當其他學校的老師在討論自己的教研成果和優秀學生代表時,我總是想到我們的學生。由於聽力和表達能力的不完整,他們在很多方面的成長進步,都比聽力正常孩子慢不少,也更難順利地融入社會。作為教師,我們最大的期望就是他們能夠擁有一個盡量更好的人生。”莆田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吳勁鬆說。
另一方面,老師們心裡十分清楚,聽障學生們還小,他們自己並不完全清楚命運給他們開了個多麼殘酷的玩笑。進入社會後,很多職業的大門不會向他們敞開,在未來的人生中,這些孩子也會遇到更多的坎坷。作為教師,只能把這種情緒藏在心底,把陽光的一面帶給孩子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