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通過軟件將提取的樣本基因序列與國際公認的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數據庫內記錄的鯊魚基因序列進行比對,結果顯示,樣本基因序列與數據庫中記載的一種名為大眼長尾鯊的鯊魚基因序列相吻合。
大眼長尾鯊又稱深海長尾鯊,在中國台灣沿海的熱帶水域有所分布,自然世界保護聯盟2018年將這種鯊魚列為易危動物,同時也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中所列物種。
為了增強序列比對結果的科學嚴謹,張素華等人還通過“系統發育樹”分析法為鑒定提供支撐。
“‘系統發育樹’是生物信息學中描述不同生物之間的相關關係的方法。通過構建系統發育樹,可以實現對某一段基因序列的溯源。”張素華通過實驗發現,樣本的基因序列與大眼長尾鯊的基因屬於同源,進一步驗證了軟件比對的結果。
通過比對,張素華和她的同事們最終確定,接受鑒定的135份樣本中有97份樣本屬於大眼長尾鯊。經過換算後,司鑒院出具鑒定結果報告,認定海警扣押的總共4噸魚翅中約有71.8%屬於這一物種。目前,上海警方已經以涉嫌走私瀕危物種罪為由進行立案偵查。
自從非人源DNA鑒定納入法醫物證鑒定範圍起,張素華先後參與了中華鱘種屬鑒定、賽鴿個體識別與親緣關係鑒定、豬、牛親子鑒定等司法鑒定案件,對這一全新的司法鑒定領域有了深刻了解。
來自動植物的鑒定材料和人體組織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差異往往會讓鑒定工作更加難以進行。張素華回憶起她以前參加的一件木材類種屬鑒定案,當時她要對一件木制家具椅子進行鑒定,已確認製造該椅子的木材來源。由於木材已經過深度加工,想要提取植物DNA相當困難,整個鑒定過程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