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析,這些政策的出台,並不代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要回到舊的發展模式,而是在繼續構建和完善新的住房發展模式。
長租房市場和保障性租賃住房,是從供給側進行結構優化,緩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保障性租賃住房通過適當的租金減免,減輕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負擔,讓新市民可以在城市扎下腳跟,讓青年人能夠投入到熱愛的事業當中而不必過早的承擔與收入不相匹配的房貸重擔。此外,對於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群體,“十四五”期間,中國繼續推進公租房建設。到2025年,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請公租房的保障率要應保盡保。
房貸利率下調5個基點,是從需求側減輕購房成本,降低居民房貸壓力。今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雖持續復甦,但受疫情反覆影響,宏觀經濟表現出“前高後低”“結構分化”“壓力加劇”的運行特征。從核心宏觀經濟指標兩年平均增速對比來看,消費和投資持續低迷,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不足,內需存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此時降低利率有助於穩住信貸增速,激發住房貸款需求。
堅持不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說明“三線四檔”對房地產企業去杠杆帶來了較大影響。這一方面是因為個別房企風險暴露後,金融機構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出現一致性的收縮行為,抑制了合理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一批過度擴張的房地產企業在去杠杆過程中存在著較大風險。面對房地產企業去杠杆可能引起的風險,金融機構需要持續關注、審慎管理,及時出台政策化解去杠杆過程中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同時,應做好對房地產和建築業的金融服務,對於合理的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貸款需求,要按時發放貸款,並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力度,從而滿足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
文章指出,中國應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持續完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長效機制,探索構建房地產市場新發展模式,努力實現房地產與土地財政脫鈎、房地產去金融化,促進房地產行業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通過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保障性租賃住房市場,進一步完善中國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滿足不同群體不同階段合理的住房需求,最終實現全體居民住有所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