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加大逆周期調節穩定經濟
http://www.crntt.hk   2022-02-04 20:41:33
 

  從外需看,海外疫情持續,中國出口仍保持較大韌性,工業生產和製造業投資較為平穩。2021年淨出口對GDP貢獻率高達20.9%,遠超過去20年來的平均水平。這與中國疫情有效防控、經濟恢復較早,並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外貿企業對全球市場變化適應能力較強等因素有關。預計2022年上半年淨出口仍能對經濟增長保持較大貢獻。一是產業鏈供應鏈齊全的優勢將繼續支撐今年對外貿易;二是近兩年人民幣已有較大幅度升值,而隨著美國聯儲局開啟緊縮政策,人民幣可能面臨一定程度的貶值壓力,這有利於中國出口;三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強對進出口的政策支持”、“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國務院辦公廳也發布《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這些政策措施都將推動外貿穩定發展。

  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至疫情發生前,中國宏觀經濟曾有4次低谷期,分別起始於2008年年中、2011年年末、2014年年末、2018年年中,每次間隔2.5至3.5年。針對每一次的經濟低谷,中國均運用貨幣、財政等政策工具予以逆周期調節,並實現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各項經濟指標的時滯長短不一。 據統計數據和以往的觀察,以人民銀行開始降息、降准為貨幣政策寬鬆的起點,經過3至5個月,廣義貨幣(M2)、社會融資規模等金融數據會率先企穩回升,工業增加值、消費、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數據的企穩則是在政策放寬之後的3至8個月出現,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等物價數據的見底回升則在政策放寬之後的10至11個月出現。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成關鍵

  無論政策時滯長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回升,往往是經濟由降轉穩的先決條件。此外,消費回暖亦是判斷經濟實質性複甦的重要指標,2014年以來,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持續超過資本形成總額,說明消費對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