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http://www.crntt.hk   2022-01-30 09:17:09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比重和從業人員比重均出現下降,這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既體現出產業結構轉變的一般性規律特征,又存在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國情特征。需要看到,與製造業從業人員比重下降密切相關的是中國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這意味著社會為製造業提供勞動力的能力減弱;從不同行業從業人員規模變化看,無論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還是資本密集型行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從業人員淨減少現象;製造業從業人員比重下降還表現出顯著的區域差異。與製造業比重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金融業規模快速擴大,這間接說明了中國產業結構變化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脫實向虛”。

  要看到,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比重和從業人員比重下降是客觀的經濟現象,對此需正確認識。

  一方面,這是全球製造業產業分工的結果。主要發達國家希望適當保留部分製造業以及與之相關的先進技術,並且希望發展中國家被長期鎖定在製造業產業鏈的低端環節。由於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或地區至今還保留著相當規模的製造業,這使得後發國家製造業的比重很難達到先發國家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加之一些發達國家限制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移,無形中遏制了發展中國家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中國面臨著發達國家推動製造業“回流”和發展中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的雙重壓力,繼續推進深度工業化的難度較大。

  另一方面,這反映出中國工業化過程中出現的周期性調整。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歷了從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後期的發展階段,取得了輝煌成就。這表明後發國家是可以用較短時間實現趕超、完成工業化過程的,但是,這樣的工業化自身具有結構上的不穩定性,容易出現周期性回調。當前,儘管中國製造業比重下降態勢比較明顯,但隨著結構調整到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逐步完成、先進製造業發展壯大,製造業比重還有可能持續回升。

  關鍵要在提高質量上發力

  文章認為,今後一個時期,著力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現階段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並不是片面追求製造業規模上的增長,而是更加注重製造業發展質量上的提升。只有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才具有實質性意義。對此,既要著眼於大力提升創新能力、複雜製造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又要著眼於提高製造業發展質量,補短板、強弱項、優環境,促進製造業內部結構升級和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在鞏固製造能力的基礎上加快提升製造業的發展質量。

  一是有效降低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需實施製造業降本減負行動,強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務,提升製造業根植性和競爭力,在推動工業用地集約增效、擴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規模、允許製造業企業全部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等方面切實發力,還要支持建設中小企業信息、技術、進出口和數字化轉型綜合性服務平台。

  二是著力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關鍵是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補齊短板、鍛造長板,推進製造業補鏈強鏈,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並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增強全產業鏈的競爭力和韌性。

  三是積極完善國家製造業創新體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也要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把“金鑰匙”,圍繞新興技術領域成立一批技術領先、產學研協作的國家實驗室,優化提升各類工程技術創新平台功能,鼓勵因地制宜組建工業技術研究院,著力破解基礎研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和共性技術供給不足等問題。

  四是加強人才培養,提高製造業崗位對人才的吸引力。要大力實施工程教育體系創新,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行工程教育進中小學課堂,積極拓寬職業教育多元化升學通道,引導高校開設新工科專業,鼓勵企業與各類院校開展產教合作,強化建設製造強國的人才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