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兒,周志平默不作聲,但暗暗心動——這是一位做事認真、心思細膩的女子。38歲的她剛參加完縣城的電商培訓,並在手機上開設了自己的網店,其實早就有了盤算。
偶爾兩聲犬吠,讓夜晚的神龍灣村更顯寧靜。英仙座如一張天弓高懸頭頂,木星正奮力爬出西側的山頭。街面上的商戶都已閉門,“吱呀”一聲,周志平從自己的商店走出,抱著一摞資料,走向正對面的快遞服務網點。“晚上才有時間整理一下今天的快遞賬單。”現在,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在了神龍灣電商服務站點上。
桌上的一碗面已坨,但她沒顧上吃。一旁的貨架上,滿是沒來得及取走的快遞。其中,有火龍果、香蕉等熱帶水果,也有生菜、牛奶等日常食物——網購生活化已成為村民的習慣。
周志平所在的村級電商服務站點,雖然是連接平順縣三級物流體系的末端環節,卻不可或缺——就像是村級的“蜂巢”,做最後的分發工作。時間久了,周志平對農村電商網點認識深刻:“我幹的是最後100米的事情。”
說是100米,又豈止100米。有一年夏天,太行山大雨,掛壁公路封閉維修,快遞只能送到掛壁公路那頭。好幾天,她都要步行往返幾公里取快遞,扛著大大的編織袋,手上傷痕累累。
“雖然辛苦,但能幫到村民。收發快遞,一個月能收入1000多元。村民取快遞時會順手在商店買東西,也能收入1000多元。好的時候,有好幾千元呢。”周志平說。
前不久,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083億件。這一年,神龍灣村共完成33693件物流快遞的上行、下行。聽到記者介紹數據,周志平意識到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神情頗為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