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保本型”理財產品消失,投資風險增加了?
http://www.crntt.hk   2022-01-15 15:15:49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據澎湃新聞評論,進入2022年,人們打開各大銀行的手機APP發現,保本型理財產品不見蹤影,都成了淨值型理財產品,且所有理財產品都在顯著位置進行了風險級別標識。

  這一變化源自2018年4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這一實施業已三年多的《資管新規》,為金融機構設定了三年多過渡期,讓其全面清理保本型理財產品,2022年是保本型理財產品完成歷史使命,退出市場的元年。

  在銀行理財產品面世15年來,老百姓普遍將其看作是存款替代品。保本且比存款收益率更高,成為了人們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樸素認知。

  於是,“不能保本”四個字讓不少網友格外敏感,也讓很多人產生了不小的疑惑——以後理財產品該怎麼買?其實,這是一種由合成歸謬帶來的認知偏差。

  銀行理財產品與存款有本質上的不同。存款是銀行對儲戶的負債,完全納入銀行表內資產負債表,且存款受到存款保險制度保障,屬於“剛性兌付”。

  銀行理財產品則不同,其在法律關係下,理財產品購買者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關係是信托關係,銀行代客理財收取的是中介服務費,而非借貸款利差等。說白了,買理財產品,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其不負有剛性兌付義務,客戶需要自負盈虧,承擔一定風險。

  而傳統的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能給人們以保本型定位,主要源自其一直採取資產池運作、滾動發行、分離定價等方式,使傳統理財產品只要不出現流動性風險,都具有一定的保本保息能力。當然,這是一種風險後置、收益前置的模式,在現實中給人一種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保息的固化思維。

  之前銀行為何在宣傳和運作中模糊銀行理財產品與存款的關係,主要是因為儲戶存款屬於銀行表內負債,屬於剛性兌付,存款到期銀行需要還本付息,而理財產品銀行在法律上不負有剛兌義務,一旦發生風險,損失最終還是要客戶來承擔。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