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強化了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
“此前,理財公司沿用的主要是商業銀行理財、代銷等監管規則,全面性和適用性不足。”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說,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此次監管層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規範,充分研究、借鑒了國內外已有的成熟經驗,以避免制度窪地。
我國25萬億元規模的銀行理財市場迎來新規,個人投資者需重點關注三方面變化:一是購買理財產品必須定期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二是如果銷售機構宣傳某產品“保本高收益”,這就是欺詐;三是銀行理財產品有了“防偽碼”,購買前要“三查”,查機構、人員和編碼,以防遭遇虛假產品。
“風險評估”必不可少
當前,理財公司已成為銀行理財市場的主力軍和第一大機構平台。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統計,從存量數據看,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規模為7.61萬億元,同比增長5.06倍,市場占比高達30.40%;從增量數據看,2021年一季度理財公司共新發產品1452只,累計募集金額8.34萬億元,市場占比達27.06%。
作為新型金融機構,理財公司還不被人熟知。理財公司可分為兩類,一是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占據市場主體;二是經監管批准設立的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例如中外合資理財公司等。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是近年來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從法律關係上看,銀行理財屬於直接融資,本質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財”,銀行並不承擔投融資風險。但在此前的“保本理財”時期,銀行理財更像是間接融資,常與存款混淆,導致本應分散的投資風險反而集中在銀行體系內,系統性金融風險不斷積聚。
為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監管層要求銀行的理財業務與信貸、自營交易、證券投行等業務分離,通過一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機構運行,這便是理財子公司。目前已有24家商業銀行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其中20家已正式開業,五大國有行理財子公司均已運行近兩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