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年末“超級央行周”釋放多重信號
http://www.crntt.hk   2021-12-20 08:59:14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本周是2021年最後一個“超級央行周”,除了備受關注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外,日本、歐洲、瑞士、俄羅斯等20多家央行也都公布其政策決議。這些會議如何為明年的貨幣政策取向定調?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首先,對於爭執已久的通貨膨脹問題,主要央行逐漸形成明確認識。

  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美歐在內的主要發達經濟體以及巴西、俄羅斯等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都不同程度地出現物價快速上漲的現象。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美國核心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9.6%,日本PPI同比增長9.0%,10月歐元區PPI為5.4%,其中德國高達18.4%,為1951年來最高。CPI數據相對溫和,但已開始與PPI攜手上漲。1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為6.8%,英國為5.1%,歐元區CPI初值也達到了4.9%,均大大高於央行設定的通脹目標區間。

  與疫情和經濟重啟相關的供需失衡持續導致高水平的通貨膨脹,價格指數快速上漲首先表現在生產端,此後逐漸向消費端傳導。以美聯儲為首的其他央行始終強調通脹的暫時性,但在本次會議聲明中,美聯儲明確了縮減債券購買規模比此前預告的要快,並預計可能在2022年多次加息,暗示美聯儲已經意識到控制通脹刻不容緩,擱置了通脹暫時論,並提高了控制通脹的重要性。

  其次,美聯儲貨幣正常化進程再度開啟。

  2017年10月,美國量化寬鬆試驗進入逆向操作期,美聯儲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新階段。但在2018年四次加息後,美聯儲於2019年3月宣布停止加息,並於當年7月、9月、10月降息三次,2020年3月,美聯儲連續兩次降息,並重新開啟了7000億美元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計劃,以應對疫情衝擊。

  目前,美聯儲在等待就業市場進一步恢復,但是市場上過剩的流動性大幅推高了通脹,迫使美聯儲重新開啟並加快貨幣正常化進程。但顯然,這一輪正常化的背景與2017年並不相同。此次會議美聯儲表示將以比11月宣布即將縮表計劃時更快的步伐縮表,以期提前到明年3月份就結束縮減購債,主要基於對通脹快速持續上行的擔憂,希望在下一步加息行動中能爭取更多靈活性和主動性。

  再次,明年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步調仍有差異。

  美聯儲率先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歐洲央行首先需要在減輕對經濟衝擊的條件下退出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才能考慮下一步行動計劃,而日本儘管出現了難得的物價上漲,但消費物價距離央行目標仍相距甚遠,央行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更為遙遠。

  部分新興經濟體和個別發達經濟體為遏制通脹,已先於美聯儲啟動加息,也有不少經濟體由於復甦步伐較慢,正在觀望美歐央行的最新政策信號以及經濟走勢,以確定未來貨幣政策的方向。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周武英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