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冠疫情背景下台灣島內社會心態與社會思潮新變化
http://www.crntt.hk   2022-01-09 00:14:07
 
  三、“反中仇中”的“台獨民粹主義”思潮更加猖獗,以“辱中黑中”為榮

   “台獨”主張、“台獨”活動,與台灣島內的民粹主義現象,已在台灣持續多年。但這次疫情暴發後,“台獨”意識與“民粹主義”思潮相結合,融為一體,出現一股更為可怕的非理性的以“反中仇中”為核心的“台獨民粹主義”。

  大陸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海峽對岸的台灣,雖有部分善良與理性的民衆與同胞表達了關懷與捐助愛心,展現了同胞情,但就整個台灣社會觀察,不論是蔡當局的態度與做法,還是島內主流社會氛圍與表現,不僅沒有表現出基本的人道關懷,沒有憐憫之心,沒有同胞情義,反而呈現出一種冷漠無情、落井下石與幸災樂禍的心態,出現令人非常震驚的“反中仇中遠中”的“台獨民粹主義”惡浪,出現以“辱中黑中”為榮的現象。

  蔡當局在處理疫情問題上對大陸采取極不友善的敵視立場與政策導向,不僅未能表達最基本的人道關切與關懷,而且處處管制與阻撓口罩等醫用物資對大陸出口及嚴禁醫護人員到大陸,還有意藉此大搞兩岸“脫鈎”與“斷鏈”,企圖達到“以疫反中”、“以疫黑中”與“以疫謀獨”的政治目的。台民意機構負責人游錫堃公然聲稱疫情有利於強化所謂“台灣國家意志”,是赤裸裸的“以疫謀獨”的“台獨”叫囂,與美國財政部長聲稱大陸疫情有助於產能回流美國“以疫謀利”一樣醜陋。蔡當局還藉疫情大肆炒作台灣參與世衛組織等“以疫謀獨”活動。然而,悲哀的是,蔡當局“以疫反中”與“以疫謀獨”的所作所為,竟然受到台灣民衆的普遍肯定與贊揚。台灣民意基金會於疫情初期的2020年2月24日發表的民調顯示,蔡英文聲望上升到68.4%,對蔡當局防疫滿意度超過80%以上的占75.3%。同日,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民調也顯示,蔡英文信任度達65.7%、滿意度為63.3%,均創新高;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的滿意度達到前所未有的62%,就是民進黨的好感度也達到少見的51%。即使日後台灣暴發嚴重疫情與蔡當局防疫政策爭議巨大及失敗,蔡英文仍一直有超過40%的滿意度與支持度,與不滿意度不相上下。

  在疫情初期國際社會尤其是日本等出現“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等對大陸正面善意氣氛之時,海峽對岸的台灣卻看不到這樣的正面現象與氣氛。台灣綠營媒體如自由時報、三立電視、年代電視與壹電視等,對大陸新冠肺炎疫情沒有任何客觀理性的報道,對大陸應對疫情所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沒有任何正面積極的評價,全是負面的批評與攻擊,而且對大陸冷嘲熱諷,惡意中傷,極盡醜化。年代電視新聞台等配合美國特朗普反華集團也公然以“中國病毒”污辱中國大陸。島內官民、朝野與藍綠不遵守世衛組織有關規定,長期堅持使用具地域歧視性的“武漢肺炎”,就是堅定敵視大陸立場的表現。可以說,疫情初期,島內“仇中”現象達到一個新的高潮。在選舉中以“批韓挺蔡”走紅的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藉疫情攻擊與辱罵大陸,被綠營媒體視為大英雄,不斷報道與頌揚。對西方反華勢力藉疫情攻擊大陸、抹黑大陸的言論,綠營媒體如獲至寶,大肆宣揚,電視不斷重播,而對日本在疫情期間對大陸表達的友善與友好相助卻極力迴避,不予報道。另一方面,它們對島內外對大陸友善或公正的言論包括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大陸防疫的肯定也進行攻擊與批判。在大陸有高知名度、嫁給台灣乒乓球運動員的日本乒乓球知名選手福原愛,在臉書上寫上“武漢加油”,在島內“反中民粹主義”壓力下隨即被删。台灣綠營政客、綠營媒體與綠色“網軍”等綠色勢力(也就是“台獨”分裂勢力)藉機掀起一股“反中抗中仇中黑中”狂潮,其所作所為已到了無基本道德底綫的地步。可見,如今當下的台灣,竟然是以“黑中仇中”為榮,以“友中善中”為敵,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片極端仇視大陸的陰雲之中。

  不僅如此,台灣綠營醫護人員、綠營學者與綠營媒體等綠營勢力,還以台灣防疫醫療資源有限等為由,強烈反對滯留湖北台商包機返台,反對放寬陸配及子女返台條件,則是“仇中”的另一表現。“台獨”政黨“基進黨”成員、醫師吳欣岱竟然發起“堅守防疫底綫”的網絡連署,提出“祇有台灣公民才能上機”(武漢台商包機)等三大訴求,台陸委會也給予肯定與支持,很快獲得10多萬人參與連署,將“仇中”氣氛掀上高潮。一位前外交官員竟然在網上散布滯留武漢的台灣血友病少年與父母是“中國籍”,不能讓其返台,還贏得台灣大批網民點贊。這種極端“仇中排中”行為,迫使台大陸事務主管部門也不得不出面澄清這是虛假信息,血友病少年與父母擁有台灣的“中華民國國籍”,才得以讓這位血友病少年曲折回台。

  在這樣惡劣的政治氣氛與社會氛圍下,島內“反中仇中”的“台灣人”政治認同與“台獨”政治認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20年初,台灣人認同比例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83.2%,而認同中國人的比例降為5.3%,加上雙重認同(既認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比例6.7%,合計也祇有12%。即使到2020年8月,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仍有76.8%自認是台灣人,自認中國人的祇有7.5%;支持獨立的受訪者達46.6%,26.4%支持維持現狀,其中若無法維持現狀,這部分民衆則有47.3%選擇獨立,32.2%選擇永遠維持現狀,就是泛獨立支持者達到 79.5%。

  新冠疫情率先在大陸暴發,台灣第一時間采取嚴控措施,確實在長達一年多時間裡未出現嚴重的疫情問題,加上美國反華聲浪與香港“反修例風波”等重大事件,助長了台灣島內的主體意識、分離意識與台灣獨立意識。謝金河撰文解讀認為,上述民調結果“顯示經歷香港反送中抗爭到武漢疫情衝擊下,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持續上升,這是台灣的主體意識顯著提升”;“除了台灣主體意識提升外,台灣人在這次疫情中也逐步告別悲情意識”,“這次疫情讓大家見證到生而為人的基本價值。台灣的資訊透明公開,重視每個人的生命安全,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醫療保健制度”。他特別強調世衛組織在這次疫情中將台灣列為一個中國,“讓台灣遭到諸多無理對待,也讓多數台灣民衆意識到,台灣必須有效與中國作區分。例如華航這類易被外國混淆的機構,台灣可能後續會有更名的運動,這個主體意識的增強,也可能對台灣未來發展帶來巨大衝擊”。隨後,島內果真有基進黨“立委”等提出機構更名行動。在這種新的社會政治氛圍形勢下,國民黨積極配合與肯定蔡當局的防控疫情成績,對大陸表達了更強硬的立場。

  另外,在疫苗問題上,台灣島內尤其是台當局大搞“疫苗民粹主義”,將是否使用台灣自產疫苗作為“愛台灣”的標準。一方面,台灣當局堅決拒絕使用大陸提供的疫苗。甚至把大陸願意對台提供疫苗的善意視為“假善意”,絕不接受,政治立場與意識形態超越民衆生命安全,就是“台灣優先”先於“生命優先”。對民間進口上海復興公司參與研發并為大中華區總代理的德國BNT疫苗,蔡當局也極力阻止,不允許有中文上海復興或藥名復必泰字樣,要求“原廠、原產地與直送台灣”。最後在接種高端疫苗出現嚴重的死亡風險後才被迫妥協允許進口。另一方面綠營勢力將對待或接種自產高端疫苗作為是否“愛台灣”的標準。就是支持高端疫苗,願接種高端疫苗的,就是“愛台灣”;綠營外圍的野百合世代等人士還發起接種高端疫苗的連署行動,而對高端疫苗提出質疑、不願接種高端者則視為“不愛台灣”,甚至是“親中”之舉。

  可以說現在的台灣已不再是從前的台灣,台灣不再是大陸民衆心中的“文明美好”的榜樣。“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美譽與耀眼光環,在這場疫情災難面前徹底崩塌。台灣社會在這次疫情面前的表現與所為,也給大陸民衆一次“震撼教育”,得以重新審視台灣,認識台灣,得以重新認清台灣“民主人權”真相,認清“台獨”與“反中仇中”的反動本質。

  四、強化島內綠營勢力企圖推動的兩岸“脫鈎論”

  這次新冠疫情暴發,強化了島內“台獨”分裂勢力有意推動的兩岸“脫鈎論”。綠媒與綠營認為這次疫情是兩岸經濟“脫鈎”的好時機,甚至認為可提供一種台灣承受“兩岸經濟脫鈎試驗”,也就是作為未來大陸經濟上制裁封鎖台灣後台灣承受能力的“台獨試驗”。

  蔡英文是最早提出兩岸“脫鈎論”者。2016年“520講話”中,蔡英文明確公開提出“告別以往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現象”。當時筆者命名為“經濟台獨”,其實就是謀求一種兩岸經濟上的“脫鈎論”。

  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科技戰等一系列經貿戰,加速了蔡當局與島內綠營勢力的兩岸“脫鈎”傾向。美國對華戰略的重大調整目標之一就是中美經濟、科技脫鈎(美國智庫有詳細的研究報告,得出結論是“局部脫鈎”與“選擇性脫鈎”),中美“脫鈎論”很快延伸到海峽對岸的台灣,出現兩岸經濟“脫鈎論”的聲音,進而成為強化蔡當局兩岸經濟“脫鈎”思維與政策的重要背景。

  從蔡英文上台後的兩岸經貿政策觀察,實際上就是在推行實質“脫鈎論”。蔡英文重大經貿政策規劃,均未將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納入,極力迴避兩岸經貿議題,似乎兩岸經貿議題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是不存在的,這與以前歷屆台當局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執政以來,蔡當局從沒有正面、積極看待兩岸經貿關係問題,沒有出台任何一項促進或有利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重要政策,而且上台後第一時間就廢止了兩岸ECFA工作小組,放棄了馬英九推動的旨在推進兩岸經濟特區合作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等。隨後配合美國,蔡當局對兩岸經貿往來采取一系列更加嚴厲的管制措施,禁止島內使用大陸中興、華為等通訊產品、加大管制台灣高科技產品對大陸出口、對大陸企業在台投資加大所謂違規處罰力度與管制等。

  疫情發生確實進一步強化了綠營內部出現的兩岸“脫鈎論”。台灣《自由時報》曾發文提出,可通過停止兩岸三通即中斷商貿往來,檢驗一下台灣經濟的承受能力,即將這次疫情作為一次兩岸“斷航”“脫鈎”的試驗。疫情暴發與蔓延後,儘管兩岸貨物沒有中斷,但兩岸人員往來確實出現幾乎“斷流現象”,兩岸人員往來大幅下降,幾乎中斷。

  兩岸經濟“脫鈎”問題已引起兩岸學界廣泛討論。儘管涉台學界普遍認為兩岸不可能“脫鈎”,甚至認為蔡當局想脫鈎,就像中美不能徹底經濟“脫鈎”一樣。確實不論是中美還是海峽兩岸很難真正“脫鈎”,但這并不影響美國與台灣當局的中美及兩岸經濟“脫鈎”政策導向及采取的局部“脫鈎”政策舉措,對未來中美經貿關係與兩岸經貿關係影響深遠。特別是在極端特殊情況下,未來兩岸經濟“脫鈎”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的。蔡當局敢於冒台灣同胞的生命危險與強大民意拒絕采購大陸疫苗、堅持強推未經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自產高端疫苗,還有什麼事不能做、不敢做的?為“台獨”推行兩岸“經濟脫鈎”就不足為奇。

  五、島內出現一種對國際社會輿論的“反友中”與“贊黑中”現象

  新冠疫情暴發初期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自然在國際社會引起很大關注,對大陸出現不同的聲音與態度。但台灣島內社會輿情則是,對對大陸友善、肯定的國際機構組織、國家與人士等進行醜化、攻擊,甚至認為他們是被大陸收買。當初,世衛組織與總幹事譚德塞處事公正,對大陸友善,於是在島內出現強烈攻擊與批判世衛組織與譚德塞的現象,認為世衛組織與大陸合作隱瞞疫情真相,為大陸說好話。台灣疫情指控中心負責人陳時中公開指責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很多發言政治立場大於專業”,後來竟然在台灣參加世衛組織大會問題時稱世衛組織“自身難顧”。台當局與綠營勢力無視世衛組織命名的“新冠肺炎”名稱,長期堅持使用歧視性的“武漢肺炎”。前副領導人陳建仁在2020年3月12日,攻擊世衛組織總幹事連發病率與致死率的分子分母都搞不清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認為台灣於2019年12月31日即已超前部署,并向世衛窗口示警有“人傳人的可能”,但WHO漠視台灣通報,錯失全球防疫先機。台灣綠營網民還在網上發起罷免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的簽名活動。在台灣當局與綠營勢力的操作下,美歐日反華勢力也藉機攻擊世衛組織,時任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還惡意攻擊將世衛組織WHO改為CHO。可以說,在防疫抗疫問題上,台灣與美日構成“反華反中”同盟,共同攻擊抹黑中國大陸。然而,當譚德塞在美國強大壓力下對華立場出現變化之後,台灣綠營勢力則不再攻擊譚德塞,反而又為其叫好。

  另一方面,祇要網絡上、國際上有關大陸處理疫情期間負面的報道與批評,台灣媒體尤其是綠營媒體則大加宣揚,大報特報,以醜化大陸,黑大陸。台灣對大陸在控制疫情方面的努力與成效隻字不提,從不會有一點客觀公正的肯定,全是充滿負面新聞與批評,藉題發揮,小題大做。同樣,對大陸向全球提供的醫護物資與支持沒有報道與肯定,反而不斷擴大有關國家對大陸不合格口罩與產品的報道,特別是這次大陸新冠疫情暴發後,日本社會初期對大陸展現出了友善與關懷,不僅民間熱情捐助支持,到處有“武漢加油”的標語,日本政府、政黨與官員也友善相助,讓大陸格外感動,并給予回報。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與日本關係極為密切的台灣媒體尤其是綠營媒體,對疫情期間日本對大陸的友善與捐助則極力迴避,不報道。而對日本國內有任何一個對中國不友善的事件或新聞就大加宣傳、渲染。可以說,今日台灣在“反中仇中”與“台獨民粹主義”泛濫下,台灣社會出現一種嚴重的病態與扭曲心理,走上了一個非理性與是非不分的墮落之路。

  六、兩岸民間對抗情緒上升,大陸民衆對台失望與不滿的社會輿論高漲

  本來在人類大災難的疫情面前,是兩岸關係改善的難得“機會之窗”,台當局可藉疫情向大陸表達善意,不在於台灣當局是否防疫物資的管制與捐助,而在於是否有一種正確的表態與姿態。顯然,在“抗中親美謀獨”的總體思維下,蔡當局沒有改善與緩和兩岸關係的意願,反而藉機對大陸展示強硬與對抗姿態,表達出幸災樂禍的心態,并落井下石,進一步加劇了兩岸的對抗。在此形勢與氣氛下,島內善意與理性聲音被壓制,呈現正不壓邪的現象。島內正義人士發出簽署活動,要求糾正島內對大陸不友善與敵視的“武漢肺炎”用語,結果祇有一千多人簽署而宣告失敗,島內仍長時期堅持用“武漢肺炎”的歧視用語,以一系列對大陸的不友善舉動,進一步惡化了兩岸關係。

  在民進黨當局大力推行“去中反中抗中脫中仇中黑中”路綫下,這次疫情暴發後,島內再度出現嚴重的敵視與仇視大陸及大陸同胞的現象。大陸同胞在失望與傷感之餘,民間在“反獨”的同時,也出現某種程度的“反台”、“討台”與“仇台”情緒,於是“仇台”成為島內媒體頻繁使用的新概念,也反映了兩岸民間氣氛的新變化。台灣社會善良、文明的形象就此崩塌。在此背景下,大陸不斷出台的惠台友善政策受到質疑,認為大陸過度的惠台與對台灣同胞的超國民待遇政策等效果有限,甚至有反效果,要求檢討的聲音高漲。加上複雜的國際形勢與國際社會思潮,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與變局。

  注釋:

  ①包括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極端保守主義、反智主義、疫苗民族主義與排外思潮、種族歧視思潮、仇外思潮等。

  ②台灣《財訊雙周刊》,2020年第600期、601、602期等有持續的系統論述。

  ③台灣《遠見》雜志,2020年3月號,第405期,第124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12月號,總第288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