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促進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動力基礎,其逐步落實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中堅持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共享發展作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與推進共同富裕息息相關,發展共享經濟是推動共同富裕的一條重要路徑。一方面,共享經濟可通過盤活閑置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創新資源利用方式打造資源節約型經濟形態,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帶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共享經濟能夠通過提高工資性收入、豐富財產性收入來源、帶動更多自發的第三次分配行為,推動共享共贏成為社會共識,形成互幫互助的社會風氣,提升共同富裕的分配效率。
共享經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廣東財經大學大灣區雙循環發展研究院院長陳甬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餘雯雯文章表示,共享經濟是伴隨數字互聯技術變革而發展出的一種創新商業形態,具體指經濟社會中的決策主體將包括資產、勞動力在內的閑置資源與其他決策主體進行共享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包括共享出行、共享住宿等,在這一過程中,作為讓渡者的決策主體獲取回報,其他決策主體通過分享讓渡者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共享經濟的本質是通過對閑置的碎片資源進行整合再利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增加資源要素回報進而惠及要素所有者。其中,進行共享經濟的決策主體既可以是微觀層面的消費者、企業,亦可是中觀層面的產業,通過再利用閑置資源、整合閑置資源、共享資源創新生產方式這三種機制來加強相互之間的協同性,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首先,共享經濟可通過再利用閑置資源提高經濟增長效率。經濟決策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必然會存在多投資的閑置資源,閑置資源具有低邊際成本的特點,對其共享和利用是“變閑置為寶”,可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改進。以共享住宿為例,閑置房間的短期出租再利用,既減少了資源浪費,也增加了資源所有者的要素回報,是個人與社會共贏、綠色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據統計,2019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規模已達225億元,參與人數達2億人次。伴隨著決策主體的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從個體消費者、企業再到產業,閑置資源利用規模不斷擴大,這意味著存在更大規模、更多種類、更廣範圍的潛在共享對象和更廣闊的效率改進空間。共享經濟通過為閑置資源提供交易市場,推動所有權和使用權適度分離,進而切割消費、投資的最小單位,既能夠提高資源配置精准度從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也能夠提高資源使用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提升全社會的經濟效率。
其次,共享經濟可通過整合閑置資源提升經濟增長質量。整合資源強調的是組合利用不同種類的閑置資源。產業間可通過共享來整合產業鏈上的閑置資源,發揮協同效應從而改進效率。在實踐中,能否通過整合產業鏈上的資源實現效率改進,取決於產業間的固定關聯,最為基礎和普遍的關聯是實現信息關聯。信息流在產業鏈各環節之間分布並不均勻,更靠近產品市場的產業鏈環節掌握更多信息。因此,對產業鏈各環節中閑置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共享,有利於進一步推動生產方式向靈敏生產、精益生產轉型升級,助力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這既可以推進同一產業鏈不同環節的相互協同,亦可促進產業鏈與產業鏈之間、製造產業和服務產業之間的相互賦能。
最後,共享經濟可通過共享資源創新生產方式轉換經濟增長模式。這裡強調的是從無到有,通過開放共享孕育協同創新。以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為例,工業互聯網平台資源作為無形資源,具有可複制、可傳遞、可叠加的特性,其實際使用度遠非飽和,存在使用上的“閑置”。通過向各區域各企業提供開放服務,在提高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效率的同時,更與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深度融合,成為創新發展的助推器。這是數字產業和其他產業的共享,通過開放資源,引導多元產業共創共享產業間資源融合應用方式,輻射帶動關聯產業的生產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協同創新。這種協同創新革新了人們對資源的認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共享經濟可通過共享孕育創新,進而提高發展的協調性,促進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
|